趙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原籍饒州餘干(今江西餘干縣),生於崇德縣洲錢(今浙江省桐鄉市洲泉鎮)。南宋名臣、學者,南宋宗室,宋太宗趙光義八世孫、漢恭憲王趙元佐七世孫。趙汝愚早有大志,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狀元及第。宋孝宗崩逝後,趙汝愚策劃實施“紹熙內禪”,奉嘉王趙擴(宋寧宗)即位。以功升任右相,與留正同心輔政。慶元元年(1195年)遭韓侂冑誣陷,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慶元二年(1196年),于衡州暴卒(一作服藥而死)。開禧三年(1207年),韓侂冑被殺,朝廷復趙汝愚原官,賜諡忠定,追贈太師、沂國公。宋理宗時,配享寧宗廟廷,追封福王,後改周王。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12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