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酒店逢李大

偶向新丰市里过,故人尊酒共悲歌。

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周處除三害
下一篇詩文: 燭影搖紅·上元有懷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我偶然路過新豐市,竟遇見我的老朋友,我和老朋友舉杯敬酒,一起吟唱悲傷的歌曲。
一別就是十年,十年來為分別傷心而流的眼淚,真不知有多少,沒想到一旦相逢見面,所流的眼淚反而更多。

註釋
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展開↧
簡析 補充糾錯
  新豐在今陝西臨潼縣西北,《漢書·地理志》新豐縣注:“高祖七年置。”應劭曰:“太上皇思東歸,於是高祖改築城市街裡以象豐,徙豐民以實之,故號新豐。”所以新豐這個地名本身便隱含著劉邦之父懷舊的感情。如今詩人與闊別十年之久的友人忽然在新豐市相遇,更易引發起對往日歸事的追憶。幾杯酒下肚,感情更加激動,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起來。觥籌交錯,熱淚縱橫,其場面是可以想象的。

  三、四句忽發議論,“掬誠而出,人人所欲道,恰是人人所不能道。”(王文濡《歷代詩評註讀本》)。以相逢之喜淚反襯闊別十年之悲淚,又以闊別時間之久長烘托會面時間之短暫,把極其豐富複雜的感情表達得十分充分,使這兩句議論成為全詩點睛之筆。此詩藝術上的成功又一次證明,詩歌並不絕對排斥議論,但“議論須帶情韻以行”(沈德潛《說詩晬語》)。
展開↧
詩文作者
徐熥
徐熥

徐熥(1561—1599),明藏書家。字惟和,別字調侯,閩縣(今福建福州)人。著名藏書家徐㶿兄。

明萬曆十六年(1588)舉人。學識淵博,不求聞達,致力於詩歌創作,其詩“俯仰古今,錯綜名理”。萬曆年間(1573~1620年),與其弟徐㶿在福州鰲峰坊建“紅雨樓”、“綠玉齋”、“南損樓”以藏書、校勘圖書為事。家不富卻好賙濟,有“窮孟嘗”之雅號。卒後入祀於鄉賢祠。著有詩10卷、文10卷,結集為《幔亭集》,並輯明洪武至萬曆年間閩人詩作成《晉安風雅》,又撰有《陳金鳳外傳》。

9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