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我從小就對奇裝異服特別喜好,到如今年歲已老,興趣卻毫不減少。
腰間掛著長長的寶劍啊,頭上戴著高高的切雲冠帽。
綴著明月珠啊,身佩美玉串串。
世道混濁沒有人理解我啊,我也要遠遠地離開這個世界的喧鬧。
駕起青龍白龍車啊,我與舜帝啊同遊天帝的玉園。
登上巍巍的崑崙,品嚐玉花的佳餚。
我要與天地比壽,我將如日月星辰一樣將萬物照耀。
痛心啊南方並沒有人瞭解我,天一亮我就渡過了湘水長江。
登上鄂渚我回頭眺望啊,唉,絲絲寒風悽苦悲涼。
讓我的馬兒在山邊漫步,把我的車兒停放在林旁。
我駕一葉扁舟上溯沅水啊,齊力搖起船槳,拍水擊浪。
船兒隨波起伏不肯前進啊,陷入旋渦打轉波盪。
清晨時我從枉陼出發,傍晚時我落宿於辰陽。
只要我的心端正坦蕩,雖處窮鄉僻壤又有何傷!
行到漵浦我有些打不定主意啊,心中迷惘不知該去何方。
茂密的山林一片陰暗啊,那本是猿猴住的地方。
高峻的大山遮天蔽日啊,山下淫雨霏霏迷迷茫茫。
無邊無際的雪花啊飛飛揚揚,佈滿天空的濃雲陰沉無光。
可憐我一生無歡樂啊,孤獨地生活在這高山老林中。
我不能改變心志去隨波逐流啊,當然就要窮愁潦倒終生。
接輿憤世剃去自己的頭髮,桑扈窮得裸體而行。
忠心的人啊,不被重用,賢明的人求進身也難成功。
伍子胥終遭禍殃啊,比干被剖心不得善終。
縱觀歷史都是這樣啊,我又何苦抱怨今人的行徑!
但我要堅持正道而毫不猶豫,當然那將使我一生遭難不見光明!
尾聲:鸞鳥和鳳凰啊,一天比一天遠了。
燕雀和烏鵲啊,卻把窩築在廟堂上面。
香美的露申、辛夷,死在草木交錯的叢林。
腥臊惡臭的氣味,瀰漫在神聖的殿堂啊。
芳香美好的花草,卻沒有立足的地方。
陰陽錯位都顛倒了位置,這世道真是失常大變。
心中滿懷著忠誠而不能得志,我還是趕快遠走別遲疑!
註釋
奇服:奇偉的服飾,是用來象徵自己與眾不同的志向品行的。
衰:懈怠,衰減。
鋏(jiá):劍柄,這裡代指劍。長鋏即長劍。
陸離:長貌。
切雲:當時一種高帽子之名。
崔嵬:高聳。
被:同“披”,戴著。
明月:夜光珠。璐:美玉名。
莫餘知:即“莫知餘”,沒有人理解我。
方:將要。高馳:遠走高飛。顧:回頭看。
虯:傳說中有角的龍。
驂:四馬駕車,兩邊的馬稱為驂,這裡指用螭來做驂馬。
螭(chī):傳說中沒有角的龍。
重華:帝舜的名字。
瑤之圃:產美玉的地方,這裡是指崑崙。崑崙以產美玉聞名,神話中認為崑崙是天帝的園圃。
英:花朵。玉英:玉樹之花。
夷:當時對周邊落後民族的稱呼,帶有蔑視侮辱的意思。
南夷:指屈原流放的楚國南部的土著。
旦:清晨。
濟:渡過。
湘:湘江。
乘:登上。
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西。
反顧:回頭看。
欸(āi):嘆息聲。
緒風:餘風。
步馬:讓馬徐行。
山皋:山岡。
邸:同“抵”,抵達,到。
方林:地名。
舲(líng)船:有窗的小船。
上:溯流而上。
齊:同時並舉。吳:國名,也有人解為“大”。
榜:船槳。
汰:水波。
容與:緩慢,舒緩。
淹:停留。
回水:迴旋的水。這句是說船徘徊在迴旋的水流中停滯不前。
陼:同“渚”。枉陼:地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帶。
辰陽:地名,在今湖南辰溪縣西。
苟:如果。端:正。
傷:損害。這兩句是說如果我的心是正直,即使流放在偏僻荒遠的地方,對我又有什麼傷害呢?
漵浦:漵水之濱。
儃徊:徘徊。這兩句是說進入漵浦之後,我徘徊猶豫,不知該去哪兒。
如:到,往。
杳:幽暗。
冥冥:幽昧昏暗。
狖(yòu):長尾猿。
幽晦:幽深陰暗。
霰:雪珠。
紛:繁多。
垠:邊際。這句是說雪下得很大,一望無際。
霏霏:雲氣濃重的樣子。
承:瀰漫。
宇:天空。這句是說陰雲密佈,瀰漫天空。
終窮:終生困厄。
接輿:春秋時楚國的隱士,即《論語》所說的“楚狂接輿”,與孔子同時,佯狂傲世。
髡(kūn)首:古代刑罰之一,即剃髮。相傳接輿自己剃去頭髮,避世不出仕。
桑扈:古代的隱士,即《論語》所說的子桑伯子,《莊子》所說的子桑戶。
臝:同“裸”。桑扈用裸體行走來表示自己的憤世嫉俗。
以:用。這兩句是說忠臣賢士未必會為世所用。
伍子:伍子胥,春秋時吳國賢臣。逢殃:指伍子胥被吳王夫差殺害。吳王夫差聽信伯嚭的讒言,逼迫伍員自殺。
比干:商紂王時賢臣,一說紂王的叔伯父,一說是紂王的庶兄。傳說紂王淫亂,不理朝政,比干強諫,被紂王剖心而死。
菹醢(zūhǎi):古代的酷刑,將人剁成肉醬。此二字極雲比干被刑之慘酷。
皆然:都一樣。
董道:堅守正道。
豫:猶豫,踟躇。
重:重複。昏:闇昧。這句是說必定將終身看不到光明。
鸞鳥、鳳凰:都是祥瑞之鳥,比喻賢才。這兩句是說賢者一天天遠離朝廷。
燕雀、烏鵲:比喻諂佞小人。
堂:殿堂。壇:祭壇。比喻小人擠滿朝廷。
露申:一做“露甲”,即瑞香花。辛夷:一種香木,即木蘭。
林薄:草木雜生的地方。
腥臊:惡臭之物,比喻諂佞之人。
御:進用。
芳:芳潔之物,比喻忠直君子。
薄:靠近。
陰陽易位:比喻楚國混亂顛倒的現實。
當:合。
懷信:懷抱忠信。
侘傺:惆悵失意。
忽:恍惚,茫然。
參考資料:
1、黃壽祺、梅桐生譯註.楚辭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87-90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815-821
3、王承略、李笑巖譯註.楚辭.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