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改此度 一作: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王泗原.楚辭校釋.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14:9-82
2、王承略.離騷全圖.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6:3-63
3、崔富章 等註釋.楚辭.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19
4、徐中玉 金啟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30-39
5、許志剛.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先秦秦漢卷).瀋陽:遼海出版社,2006:162-167
6、文懷沙.楚辭今繹.北京:東方出版社,2015:1-49
7、黃壽祺 梅桐生.楚辭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1-30
8、何新.何新品《楚辭》.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6:3-58
9、李星.離騷三辨——謹以此文作為偉大詩人屈原逝世二千二百六十週年的紀念.漢中師院學報,1983(1):70-77
10、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735-756
1、周揚 等·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第Ⅰ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
2、周嘯天·詩經楚辭鑑賞辭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735-756
2、周揚 等.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第Ⅰ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370-371
3、王延海.中國古代文學自學指南.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10-14
4、黃嶽洲.中國古代文學名篇鑑賞辭典(上卷).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13:129-134
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屈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與《詩經》中的“國風”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