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論詩三十首·其八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補充糾錯
下一篇詩文: 倪莊中秋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沈宋馳騁在初唐的詩壇墨場,文彩風流,倒也沒有盡廢華美的齊梁。
若是效仿越王平吳般論功行賞,應該鑄造陳子昂的金像。

註釋
沈宋:唐初詩人沈佺期和宋之問。翰墨場:指詩壇。
齊梁:指南北朝時齊朝和梁朝的綺靡詩風。
準:按照,仿效。平吳例:春秋時,范蠡助越王勾踐滅吳後,辭官隱於五湖。越王命人用金鑄范蠡之像,置於座側,加以禮拜。
子昂:陳子昂,字伯玉,初唐詩人,崇尚漢魏風骨,鄙棄齊梁綺靡詩風,詩作清新自然,不事雕飾,盛唐詩人多受其影響。
展開↧
詩文作者
元好問
元好問
元好(hào)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548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