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僕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寶也王晉卿以小詩借觀,

海石来珠宫,秀色如蛾绿。

坡陀尺寸间,宛转陵峦足。

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

初疑仇池化,又恐瀛洲蹙。

殷勤峤南使,馈饷扬州牧。

(仆在扬州,程德孺自岭南解官,以此石见遗。

)得之喜无寐,与汝交不渎。

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

(仆以高丽所饷大铜盆贮之,又以登州海石如碎玉者附其足。

)幽光先五夜,冷气压三伏。

老人生如寄,茅舍久未卜。

一夫幸可致,千里还相逐。

风流贵公子,窜谪武当谷。

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

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

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次韻王仲至喜雪御筵
下一篇詩文: 次韻王雄州送侍其涇州
詩文作者
蘇軾
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3597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