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卜居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

而蔽鄣於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

“余有所疑,原因先生决之。”

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

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

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儿,以事妇人乎?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

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乎?

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

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

宁与黄鹄比翼乎?将兴鸡鹜争食乎?

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龟策诚不能知事。”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招魂
下一篇詩文: 遠遊
詩文作者
屈原
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屈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與《詩經》中的“國風”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48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