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習
生活服務
實用計算
健康生活
站長工具
休閒娛樂
首頁
教育學習
生活服務
實用計算
健康生活
站長工具
休閒娛樂
查詢
盧照鄰
唐代
詩人組合:
初唐四傑
詩人標籤:
懷古詩
戰爭詩
描寫荷花
重陽節
思鄉詩
元宵節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籤,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為經典。
132篇詩文>>前往檢視
補充糾錯
軼事典故
補充糾錯
盧照鄰小的時候非常聰明,獲得賞識,獲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風疾”(可能是小兒麻痺症或痳瘋病),因此不得不退職。
孫思邈曾悉心為盧照鄰調治風疾,照鄰問曰:“高醫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時五行,寒暑迭居,和為雨,怒為風,凝為雨霜,張為虹霓,天常數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覺一寐,吐納往來,流為榮衛,章為氣色,發為音聲,人常數也。陽用其形,陰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雖然他還試圖做門客,但後來他的病越來越嚴重,雙腳萎縮,一隻手也殘廢了。他買了幾十畝地來養老,但終因疾病的痛苦,決定與親屬道別,投潁水自殺。由於盧照鄰投江自盡的同一年,他的師父孫思邈逝世,於是也有人認為,盧照鄰是為了追隨他的師傅而去的。
主要成就
補充糾錯
盧照鄰的文學作品,《舊唐書》本傳及《朝野僉載》載盧有文集20卷。《崇文總目》等宋代書目均著錄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盧升之集》和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均為7卷,後者最為通行,有《四部叢刊》影印本,中華書局1980年排印本題《盧照鄰集》。《全唐詩》編錄其詩2卷。徐明霞點校《盧照鄰集》即據7卷本《幽憂子集》,並作《補遺》。傅璇琮著有《盧照鄰楊炯簡譜》。今人任國緒有《盧照鄰集編年箋註》,祝尚書有《盧照鄰集箋註》,李雲逸有《盧照鄰集校注》。《全唐詩》存詩2卷。
人物生平
補充糾錯
盧照鄰,唐初詩人。字升之,號幽憂子,“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具體生卒年,史無明載。後人只能據其詩作及聯絡相關事件等,推測其生卒時間:《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載:“約635-約689年,一說約636-695年後”;《唐詩大辭典.修訂本》稱:“634-686年,一說635-689年”;《唐詩匯評》則記:“約630-約680年後”。都各有說法。
盧照鄰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讀詩書,曾師從曹憲、王義方受小學及經史,博學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為鄧王李裕府典籤(據張鷟《朝野僉載》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經對別人說:“此吾之相如(司馬相如)也。”即是將盧照鄰視為西漢文學大家司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祖李淵的第十七子,是當時皇帝李治的叔父,藏書甚豐,盧照鄰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籤掌書冊簿疏,類似於文書工作),得以博覽群書,獲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龍朔末)初,盧照鄰調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說,盧照鄰任益州新都渭時間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總章二年)底,盧照鄰二考秩滿去官。
盧照鄰離開蜀地後,寓居洛陽。曾被橫禍下獄,因友人救護得免。後染風疾,居長安附近太白山,入山時間一說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藥中毒,手足殘廢。後轉少室山中之東龍門山,又徙居陽翟具茨山下,買園數十畝,疏鑿潁水,環繞住宅,預築墳墓,偃臥其中。他“自以當高宗時尚吏,己獨儒;武后尚法,己獨黃老;後封嵩山,屢聘賢士,己已廢。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書》本傳)。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長期病痛的折磨,盧照鄰最後自投潁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無樑鎮龍門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盧照鄰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
同年代作者
恆超
伶人
高正臣
張濯
劉濟
宜芬公主
費冠卿
崔何
鮑防
李羽
席豫
李澄之
熱門作者
李浩弼
林亮功
蘇軾
李煥
王午
李清照
古成之
黃燮
呂昌明
陳東之
文休承
吳淑虎
分享連結
熱門工具排行榜
SEO超級外鏈工具
實用網站
漢字筆順
中草藥大全
漢語字典
歌詞大全
Html表格生成器
線上組詞
漢語詞典
生活常識
十萬個為什麼大全
擇吉黃曆
造句大全
性交姿勢大全
車險計算器
金剛經
古詩文大全
近義詞大全
英語單詞大全
必應推送工具
笑話大全
黃帝內經
讀心術
成語大全
補充糾錯
郵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