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五滕文公上·第一節

第一節原文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第一節譯文

  滕文公還是太子的時候,要到楚國去,經過家國時拜訪了孟子。孟子給他講善良是人的本性的道理,話題不離堯舜。
  太子從楚國回來,又來拜訪孟子。孟子說:“太子不相信我的話嗎?道理都是一致的啊。成脫對齊景公說:‘他是一個男子漢,我也是一個男子漢,我為什麼怕他呢?’顏淵說:‘舜是什麼人,我是什麼人,有作為的人也會像他那樣。’公明儀說:‘文王是我的老師;周公難道會欺騙我嗎?’現在的滕國,假如把疆土截長補短也有將近方圓五十里吧。還可以治理成一個好國家。《尚書》說‘如果藥不能使人頭昏眼花,那病是不會痊癒的。’”

註釋
(1)世子:即太子。“世”和“太”古音相同,古書常通用。
(2)成規:齊國的勇士。
(3)公明儀:人名,複姓公明,名儀,魯國賢人,曾子學生。
(4)瞑眩:眼睛昏花看不清楚。(5)瘳(Chou):病癒。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