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做豆腐要點滷?

假如你注意一下豆腐坊裡做豆腐的情形,就可以發現:人們總是用水把黃豆浸漲,再磨成豆漿,煮沸,然後,進行點滷——往豆漿里加入鹽滷。這時,就有很多白花花的東西析出來,經過濾,就製成了豆腐。


鹽滷既然喝不得,但為什麼做豆腐卻又要用鹽滷呢?


這是因為,黃豆最主要的化學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主要是由氨基酸所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並且在蛋白質的表面上帶有許多自由的羧基以及氨基。因為這些物質水的作用,從而使蛋白質顆粒表面形成一層帶有相同電荷的水膜的膠體物質,並且使顆粒互相隔離,而不會由於碰撞而黏結下沉。點滷時,因為鹽滷是電解質,所以它們在水裡會分成很多帶電的小顆粒——正離子與負離子,因為這些離子的水化作用而奪取了蛋白質的水膜,所以沒有相當的水來溶解蛋白質。此外,鹽的正負離子抑制了因為蛋白質表面所帶電荷而引起的斥力,這樣從而使蛋白質的溶解度不斷降低,顆粒相互凝聚成沉澱。這時,豆漿裡就出現了很多白花花的東西了。


鹽滷裡有很多電解質,主要是因為鈣、鎂等金屬離子,它們可以使人體內的蛋白質凝固。因此,人假如喝了鹽滷,就會有生命危險。


豆腐作坊裡有時可以不用鹽滷點滷,而用石膏點滷,道理也是一樣。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