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中,繁星點點,寂靜而深邃的星空中,忽然闖進一位長得很怪異的生客,只見它頭部尖尖,而尾部散開,好象一把掃帚,這就是彗星,也便是人們通常所講的“掃帚星”。
嚴格地說,彗星簡直不可以算是一顆星,它僅是一大團冷氣間雜著冰粒與宇宙微塵。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進一步發現,彗星裡面還有腈、氰化氫等有機化合物分子。
可是,它仍舊是一種天體。大部分的彗星環繞著太陽沿著扁長的橢圓軌道而不停地執行,這類彗星叫“週期彗星”,每隔一定的時期,它們執行到離太陽與地球很近的軌道部分,我們便有機會看到它了。彗星繞著太陽轉的週期十分不相同,週期最短的一顆名叫“恩克彗星”,週期是3.3年,自1786年發現以來,已經出現過了60多次。有的彗星週期相當長,要幾十年乃至幾百年才可以看到一次。
有一些彗星的週期長達幾萬年,甚至還更長。這麼多彗星好象“過路客人”,一旦離去了,便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
典型的彗星由彗核、彗發與彗尾這3個部分組成。彗核由比較密集的固體質點而組成,周圍裡雲霧狀的光輝便是彗發。彗核與彗發合稱做彗頭,其後面長長的尾巴稱彗尾。此掃帚形的尾巴,並不是生來便有的,而是在接近太陽時,因受到太陽光的壓力而形成的,因此常揹著太陽的方向延伸出去。
而彗星的體積,太陽系裡面隨便哪一個行星,都沒法和大彗星相比較,聞名的哈雷彗星,它的彗星部分直徑便有57萬公里。有記錄的最大的彗星,其彗發部分直徑長達185萬公里,至於它的長度,最大的,自頭到尾竟然長達幾億公里。當然宇宙空間有很多彗星,可絕大部分全是小彗星。
熱門工具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