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淋病病毒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一種泌尿生殖系統的化膿性感染,也包括眼、咽、直腸、盆腔和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屬中醫淋證、淋濁的範疇,本病病原體為淋病奈瑟菌或稱淋病雙球菌,為革蘭氏染色陰性的雙球菌,只能感染人,離開人體不易生長。
傳染方式
主要為性交直接傳染,透過被汙染用品間接傳染多見於女性尤其未成年幼女,新生兒經產道分娩也可因孕婦感染淋球菌而患病。淋球菌對粘膜有特殊親和力,尤其是對柱狀上皮或移行上皮組成的粘膜,引起區域性急性炎症發生或使患者成為帶菌者。
臨床表現
發病潛伏期常為2到10天,平均3到5天,約5到20%的男性和60%的女性感染後無明顯症狀。
淋病種類
(一)男性淋病
急性尿道炎可分為初發的前尿道炎和以後發展而成的後尿道炎。前尿道炎可表現為尿道外口和舟狀窩處瘙癢、灼熱、疼痛,尿道外口輕度潮紅腫脹,繼之以尿道粘膜炎症,逐漸形成大量黃白色膿液自尿道口溢位,尿道口發紅腫脹外翻,出現尿痛,疼痛性勃起等現象;可併發包皮龜頭炎等;腹股溝淋巴結有腫大者稱淋病性橫痃;部分患者可有發熱、頭痛、乏力等全身症狀。後尿道炎多由前尿道炎未經治療2周後發展而來,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終末血尿,會陰部鈍痛、壓迫感,可有一時性尿瀦留或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可合併前列腺炎、附睪炎、精囊腺炎、膀胱炎等。
⒉ 慢性尿道炎多由未經正規治療的前尿道急性炎症發展而來,表現為尿道炎症狀反覆出現或持續2月以上。患者自覺症狀減輕,僅僅輕度尿道內刺痛,不適感,分泌物明顯減少,可合併前列腺炎、精囊腺炎、附睪炎、膀胱炎或引起尿道狹窄。藥物治療不易徹底,精神負擔重或出現神經官能症。
警惕淋病威脅
(二)女性淋病
症狀輕微,約60%患者無症狀。好發於子宮頸,其次為尿道、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可出現陰道膿性分泌物增多,宮頸充血明顯或水腫糜爛自宮頸管流出膿性分泌物。尿道炎症狀較輕,可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擠壓尿道口有膿性分泌物。尿道旁腺受染可出現腫大疼痛及開口紅腫,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前庭大腺感染時出現紅腫疼痛、開口部位發紅,擠壓時有少量膿性分泌物。上行感染則引起盆腔炎,包括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腹膜炎、盆腔膿腫或繼發輸卵管卵巢囊腫,引起下腹痛、膿性白帶增多、附件增厚、壓痛及高熱、寒戰、噁心嘔吐、白細胞升高等全身症狀。慢性反覆發生的輸卵管炎可致管腔狹窄、增厚粘連阻塞以至不孕或引起宮外孕.
(三)兒童淋病
⒈ 幼女外陰陰道炎多由間接感染所致,表現為急性外陰陰道炎及淋菌性尿道炎,出現陰道口粘膜發紅腫脹,分泌黃綠色膿液,陰道周圍面板粘膜發紅或有糜爛滲液,尿道口有膿液、尿急、尿頻。新生兒淋菌性眼結膜炎由產道感染,出現結膜充血水腫,大量膿性分泌物,嚴重時出現角膜潰瘍,虹膜睫狀體炎甚至失明。
(四)其他系統器官淋病
由口淫、肛交可引起淋菌性咽炎和直腸炎。播散性淋球菌感染較少見。淋菌入侵血液可出現發熱、寒戰、全身不適和食慾不振等症狀,典型表現為淋菌性皮炎、淋菌性關節炎和腱鞘炎,其他可出現淋菌性心骨膜炎、淋菌性腦膜炎、淋菌性肝炎等.
近年來,全球多地出現“超級淋病病毒”。據悉,“超級淋病病毒”的代號為H041,2011年首次發現於日本,美國和挪威等地也相繼出現感染者。美國地區首例感染“超級淋病病毒”的患者是一位夏威夷的年輕女性,發現於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