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回族為什麼不吃豬肉?

回族是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在生活上是一個注重衛生,講究營養,並有一定飲食禁忌的民族,最主要的禁忌源於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徑》的規定,禁食的物件為;自死物(包括因打、摔、觸、勒等原因而自死的動物)、血液、豬肉和非誦真主之名而宰殺的動物以及酒。

飲食文明的選擇

回族禁吃這些東西是出於“重視人的性靈純潔和身體安全”,是實行衛生問題衛性修養所採取的措施,一不是神秘,二不是迷信,完全是對飲食文明的選擇而已。動物不宰自死,其死因或因疾病,或為衰老,或為中毒;血液乃動物所需各種養分的輸送渠道,其中往往含有有害物質;豬形態醜陋,不擇飲食,性情懶惰。此三類列為不潔,故不可吃。而禁食“非誦真主之名而宰殺”的動物,是為了從信仰和思想上區別於崇拜偶象的多神教徒,禁止食用湧偶象之名而宰殺的動物。

民族和宗教根源

回族的主要飲食禁忌,根源於《古蘭經》的規定,而不吃自死物和豬肉,還有更為深遠的民族和宗教根源。因該民族所信仰的伊斯蘭教由居住在西亞一帶的閃米特族的支系阿拉伯人所創立,而阿拉伯半島氣候炎熱,且多為沙漠,不利於豬的生長和發展;豬的傳染病很多,閃米特族人自古以來,視死動物和豬為穢物,不可食,不可摸,不可用之祭神。有些不友善的人認為回族不吃豬肉是為拜豬,那完全是無知和誤解。其實諸如猶太教、基督教也有過禁食死物和豬肉的戒律。


伊斯蘭教《古蘭經》中關於飲食禁忌的章節:

(2:173) 他只是對你們禁忌自死的、 血、豬肉、與宰割時不以安拉的名高呼的。其非背叛,也非越範,被迫無奈的人,於他無罪。安拉實是多恕的,特慈的。 

(5:3)對你們列為禁品的,是自死的,血,豬肉,未經朗誦安拉的尊名宰死的。以及掐死的,打死的,摔死的,碰死的,毒獸吃剩下的,你們所宰割的不在禁例,在石上被宰的與你們用籤子分的。這是背謬。……

(5:96)“海里的動物和食物,對於你們是合法的,可以供你們和旅行者享受。”

(6:121)你們不要吃那臨宰時未記念過安拉之名的。那實是罪惡。


(6:145)你說:(對於食者禁不可食的,依我所得到的默示,不外是自死的或外溢的血,或豬肉——因為那是穢物或是臨宰時未朗誦安拉之名的非法的,其非背叛,也非越範被迫無奈的人,你的養主實是多恕的,特慈的。)

(7:157)“他命令他們行善,禁止他們作惡,准許他們吃佳美的食物,禁戒他們吃汙穢的食物。” 

(16:14)“他制服海洋,以便你們漁取其中的鮮肉,做你們的食品;或採取其中的珠寶,做你們的裝飾。” 

(16:115)他只禁止你們(吃)自死的肉、血和豬的肉,以及憑安拉以外的名字所屠宰的(牲口),倘若是迫不得已,不是存心違叛,也不過分,那麼安拉是多恕的、至慈的。


回族對飲食的禁忌因出自伊斯蘭教的經典,所以是每個回民(穆斯林)必須遵守的,年深日久,代代相遵,就逐漸演變為回族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組成部分,成為該民族的生活習慣,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塔塔爾、烏茲別克、克爾克孜、撒拉、塔吉克和保安等10個少數民族都遵守這一習慣,因而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個別成員雖然放棄了宗教信仰,但仍然很難改變他們從祖輩上繼承下來的這一生活規範。現在伊斯蘭教的飲食規範已成為全世界12億多穆斯林的共同生活習慣,具有民族性和國際性。回族所用的“清真食品”的特點就在於無豬油、豬肉、自死動物肉。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