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埴是什麼意思 埴的解釋 埴怎麼讀

“埴” 字共有 11 畫,拼音:zhí,注音:ㄓˊ,部首:土,筆畫數:11 畫,字型結構:左右結構,五行:土,五筆:FFHG,Unicode編碼:U+57F4,鄭碼:BELC,倉頡:GJBM,“埴”字筆順為:一丨一一丨丨フ一一一一
簡體 繁體
拼音 zhi 音標 zhí
部首 結構 左右結構
五行 五筆 FFHG
筆畫 11 畫 繁畫 11 畫
注音 ㄓˊ Unicode U+57F4
鄭碼 BELC 倉頡 GJBM
筆順 一丨一一丨丨フ一一一一
補充糾錯
上一個字: 堉 [ yù ]
下一個字: 埻 [ zhǔn ]
【埴】的意思 補充糾錯

zhí
黏土。

筆畫數:11;
部首:土;
筆順編號:12112251111


【埴】的詳解 補充糾錯

zhí
【名】
細膩的黃粘土〖yellowclay〗
埴,黏土也。從土,直聲。——《說文》
厥土赤埴墳。——《書·禹貢》
博埴之工二。——《考工記》
我善治埴。——《莊子·馬蹄》
若璽之抑埴。——《淮南子·齊俗》
桴木負埴,載流於。——《湘源二妃廟碑》
土地〖earth〗
埴索塗,冥行而己矣。——《法言·修身》

埴輪
zhílún
〖hanjwa〗通常是空圓柱形或粗製泥人像,一般指古代日本人在山岡墳幕上的烘乾大泥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