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镫是什麼意思 镫的解釋 镫怎麼讀

“镫” 字共有 17 畫,拼音:dèng,注音:ㄉㄥˋ,部首:釒,筆畫數:17 畫,字型結構:左右結構,五行:金,五筆:QWGU,Unicode編碼:U+956B,鄭碼:PXJU,倉頡:OPNOT,“镫”字筆順為:ノ一一一フフ丶ノ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
簡體 繁體
拼音 deng 音標 dèng
部首 結構 左右結構
五行 五筆 QWGU
筆畫 17 畫 繁畫 20 畫
注音 ㄉㄥˋ Unicode U+956B
鄭碼 PXJU 倉頡 OPNOT
筆順 ノ一一一フフ丶ノ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
補充糾錯
上一個字: 镩 [ cuàn,cuān ]
下一個字: 镦 [ duì,dūn ]
【镫】的意思 補充糾錯

(鐙)
dèng
掛在馬鞍兩旁的鐵製腳踏:馬鐙。鐙骨(聽骨之一,形狀像馬鐙)。

筆畫數:17;
部首:釒;
筆順編號:31115543341251431


【镫】的詳解 補充糾錯


dèng
【名】
古代盛熟食器皿〖cooker〗
鐙,錠也。從金,登聲。——《說文》。按,即登也。古用瓦,後世範金為之,又制此字。”
執醴授之,執鐙。——《禮記·祭統》。注:“鐙,豆下跗也。”
馬鐙〖stirrup〗
鐙,鞍鐙。——《廣韻》
古同“燈”〖lamp;light〗
蘭膏明燭,華鐙錯些。——《楚辭·招魂》

鐙子
dèngzi
〖stirrup〗〖口〗∶掛在馬鞍兩側的鐵製腳踏
出了大門,跳上戰馬,鐙子一磕,飛奔而去

【镫】字組詞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