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配眼鏡

[ 哲理故事 ]

配眼鏡本系小事一樁,無非驗光、選擇鏡片鏡架、付款、取貨,似乎沒啥溫馨可言。然而,我在東京配眼鏡確實品嚐到濃濃的溫馨味。

有一天我和妻子由女兒陪同去一家新開的店裡配老花眼鏡。驗光師是一位姑娘,在驗好光開發票時,她含笑對我女兒提醒說:“您母親的那副眼鏡價格要比您父親的貴一倍。”我妻子問為什麼貴這麼多?她說:“因為您那副是名牌,貴就貴在牌子上。”我妻子問:“能不能換一副?”她說:“可以。”接著她就陪我們挑選一種品質與名牌差不多的產品,價格比原來的那副便宜一半。出店後我對女兒說:“按常情,商店最喜歡顧客買價格貴的商品,這位驗光師反而幫我們揀便宜的,她情願少做幾萬日元營業額。”女兒說:“這完全是為顧客著想,名牌一般適合年輕人,老年人以實惠為宜。”

一星期後去取貨。按常規只需付款、取貨很簡單,但這位驗光師卻按店裡規定的程式,把我們“折騰”了半個多小時。

她先請我們在櫃前坐下,給我們戴上眼鏡,她在櫃內對我們橫看豎看,左看右看。女兒在旁解釋說:“她是在看你們戴著是否合適,是否舒服。”

然後,她遞給我們一份報紙,請我們看上面最小的字和我們平時常看的字號,問我們是否看得清楚,有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在我們表示都滿意後,她就拿出好幾種鏡盒和擦鏡布,請我們挑選,並說明這是贈送的。我們以為至此應該結束了,想不到她又拿出一瓶擦鏡片的專用劑,詳細介紹用法。我還當是要我們買,結果也是贈送的。

這“三部曲”服務“程式”全部演繹完後,她送我們到店門口,鞠躬向我們告別。此時,這位驗光師笑著對我女兒說:“您這次來得很巧,正逢本店開張打折優惠,價格便宜一半。”路上,女兒把此話翻出來,我聽後說:“這也怪,在上海的話,營業員會先用打折優惠吸引顧客,她怎麼等生意做成後再說,這不成了‘馬後炮’嗎?”女兒說:“這也是一種服務藝術,在你買了商品後,給你一個意外的驚喜,讓你回味無窮!”

補充糾錯
下一篇: 罰款50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