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全球中產階級市場

[ 現代故事 ]

 《哈佛商業評論》 上世紀 20年代,艾爾弗雷德·斯隆(Alfred P. Sloan Jr.)對通用汽車進行重組,制定開創性的戰略,即“以各類車型滿足各階層的各種用途需求”(a car for every purse and purpose),旨在滿足那些無力購買豪華車的美國中產階級的需求,佔領不斷發展的新興中產階級市場。通用汽車豐富的產品選擇與福特公司的單調形成了鮮明對比,通用汽車贏得大量中產階級青睞,超越福特,在20世紀一直保持市場領先。

  如今,在全球中產階級市場這個更廣闊的平臺上,跨國企業正面臨類似的贏利機遇。全球經濟一體化積聚了龐大的客戶群。

  2011年,美國、歐洲、日本等成熟市場擁有4億中產階級,而新興市場擁有3億到5億不等的中產階級(取決於如何定義中產階級)。新興中產階級在巴西、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奈及利亞、土耳其、越南等新興市場大量湧現,這些國家經濟增長速度快。

  若想成為全球中產階級市場的領軍企業,首先應該把握目標市場的發展節奏。由於為特定中產階級市場設計的產品不斷增加,很多企業都要擴大生產基地。在低收入市場,生產流程應該更加註重產量及效率,而非客製化。供應商應該儘量簡化價值鏈,達到中產階級的價值預期和成本預期。

  在市場營銷方面,企業應該根據不同的中產階級細分市場制定相應的方案,並充分了解各個細分客戶群。制定合適的價值主張並進行有效宣傳,但不要對企業的高價產品或服務造成負面影響,尤其在各檔產品屬於同一品牌的情況下。要精簡銷售團隊和服務團隊,儘量運用自助方式,以便控制成本。

  為了在全球中產階級市場取得成功,跨國企業應該轉變思維模式。那些成功佔據全球中產階級市場的企業正在建立新的事業部;企業要重新考量決策方式以及其他管理方式;對業務負責人充分授權,提供財務資源和人才配備。

  (Edward Tse、Bill Russo、Ronald Haddock)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