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子拔牙送命:悲憤父親十年自學醫術告倒黑醫院

[ 現代故事 ]

年僅7歲的愛子,在醫院拔除一顆滯留的乳牙後,出現抽搐症狀。隨後,他被相繼轉往兩家醫院救治、花費了20餘萬元醫療費,最後竟停止了呼吸!讓人悲憤的是,三家醫院,沒有一家願對此負責。悲憤的父親葉健康將自己的姓名改成了葉健任。“任”,是任務,他發誓餘生最大的任務,就是追尋兒子的死因。為此,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他被逼上梁山,自學醫學,以尋找兒子死亡的證據和真相。

  這位不幸的父親最終為愛子討回了公道嗎?

  拔牙拔來驚天痛

  奪命44天誰是兇手

  1997年12月12日清晨,葉健任和妻子陳堅慧發現7歲的兒子臉部微腫,牙疼得吃不下飯。葉健任急忙讓妻子帶兒子去看醫生。

  葉健任一家住在鄭州市中原區桐柏北路,夫妻倆經營著一家鞋業批發店。兒子葉坤華活潑機靈,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在繪畫方面表現出驚人的天分,5歲時一幅《我愛我家》,獲得鄭州市幼兒書畫比賽一等獎。

  上午10時,陳堅慧帶兒子來到鄭州三棉公司職工醫院。醫生檢查後告訴陳堅慧:“孩子換牙時有一顆乳牙滯留,導致新恆牙長不出來,得拔掉。”葉坤華認真地問醫生:“叔叔,是不是新牙和舊牙在我嘴裡打架,所以我牙痛?”媽媽一聽樂了。

  醫生在坤華牙齦周圍進行表面麻醉後,用手術鉗將他左下頜中切乳牙順利拔除。觀察約30分鐘後,未見異常,陳堅慧就帶著兒子回了家。

  孰料,當晚,葉坤華哭著說牙疼得更厲害,陳堅慧以為是麻藥過去的正常現象,安慰了兒子幾句。晚上10時,葉坤華突然出現抽搐和點頭症狀,臉色發紅,牙齦不斷出血。葉健任夫婦把兒子送到鄭州市中心醫院。因拔牙時醫生未記病歷,中心醫院以無法斷定病情為由,只進行了常規的輸液抗菌素消炎,讓其回家觀察。

  葉健任只好帶兒子回家。當晚,兒子臉部發紅髮腫,抽搐更為嚴重。為了控制情緒煩躁的兒子,葉健任和妻子輪流抱著他哄他入睡。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葉坤華的病情絲毫沒有好轉。葉健任夫婦第二次來到鄭州市中心醫院,但醫生仍然無法判斷病情,最後以抽動穢語綜合症為由,開具了氟哌啶醇0.15g劑量的口服藥等藥物,讓他們回家服用。

  回家後,葉坤華仍有間歇性點頭髮作和麵部抽動。看到愁容滿面的父母,他竟說:“爸媽,別怕,我睡一覺就好了。”陳堅慧為兒子的懂事和堅強感動得直掉淚,她僥倖地想,從小到大,兒子很少生病,也許真的睡一覺就好了。

  12月14日晚,葉坤華四肢抽搐,牙關緊閉,出現昏迷休克症狀。葉健任再也不敢把兒子留在家裡“觀察”,急忙將他送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15日上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診斷葉坤華為癲病頻發,需要住院治療。醫生的診斷讓葉健任大惑不解:兒子沒有癲癇病史啊!但救孩子要緊,他們急忙辦了住院手續。醫生把葉坤華氣管切開,並做了腦部CT,最終結論是:顱腦未見病症。陳堅慧的心裡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16日上午10時,第四瓶安定針還未滴完,葉坤華角膜和睫毛反射已消失。17日凌晨3點左右,他停止了呼吸。醫生緊張搶救了一夜,最終讓他恢復了微弱呼吸。可此時,葉坤華雙眼失明,全身不能動彈,已成為只能靠流食維持生命的“植物人”!葉健任夫婦完全不能接受這一事實。

  12月22日上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給葉坤華做腦電圖檢查,結論是中度彌散性異常。30日,醫院又做了顱腦CT,結論是:右側小腦天幕外側緣小膿腫。接著,醫生檢查出葉坤華右耳後又長出一個3厘米大的癤子。一個接一個的病症,將葉健任夫婦弄得驚慌失措,不懂醫學的他們,只能聽任醫生治療。

  1998年1月18日,醫生突然告訴葉健任,孩子病快好了,要他們儘快出院。兒子一直昏迷未醒,怎能說好了?葉健任質疑道。醫生不耐煩地說:“你們趕快轉院,只要不在這兒,轉到哪兒都行。”此後,醫院開始停止給葉坤華用藥。葉健任夫婦徹底崩潰了。

  此時,前後一個多月,葉健任夫婦已花去二十多萬元錢。1998年1月21日,夫婦倆將葉坤華送到上海醫科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醫院盡全力搶救,最終也沒能挽回孩子的生命。1998年1月25日下午,葉坤華在苦苦掙扎了44天后,痛苦去世。

  討公道幾多辛酸淚

  天堂裡的兒子看我自學成醫

  兒子離世後,陳堅慧的精神幾乎崩潰,她整天不吃不喝,抱著兒子生前的獲獎證書自言自語。一天深夜,她竟在洗手間割腕自殺,幸虧被葉健任及時發現。在醫院醒來,陳堅慧嚎啕大哭:“你就讓我跟兒子一起去吧!……”

  葉健任留下傷心的眼淚,那麼健康的兒子,怎麼說沒就沒了呢?他含淚發誓:無論如何,一定要弄清兒子的死因。

  親朋好友提醒他,是不是醫院在診斷和治療上存在問題?

  葉健任找出兒子這一個多月的治療單和病歷,想從中找出疑點。可他發現,自己根本看不懂,更別說發現疑點了。思前想後,他制定出一個讓周圍人覺得根本完不成的目標:自學醫學知識,還兒子一個說法!

  葉健任買回大量醫學書籍,白天在店裡打理生意,晚上就在燈下從最基礎的醫學知識學起。他只有小學文化,那些枯燥高深的醫學理論,對他而言像“天書”一樣。但想到死得不明不白的兒子,他只有硬著頭皮苦讀。

  看著丈夫四十多歲還像小學生一樣吃力地學習,陳堅慧很心疼地說:“看這些有用嗎?”葉健任堅定地說:“一定有用,兒子在天上看著我呢!”

  在學習《實用藥物手冊》和《藥物不良反應與合理應用》時,葉健任有了重要發現:鄭州三棉公司職工醫院的醫生在給兒子拔牙時,事先沒有進行手術前的必要檢查,如血液化驗等;術前打麻醉藥未做常規檢查和評估;手術後未做必要的抗菌消炎。這些行為會導致患者傷口大量出血、臉紅和情緒煩躁。而手術過程中,如果觸動了患兒的牙神經,就會導致左面部下頜神經抽搐引發全身病症……

  葉健任原本對醫生給兒子拔牙並無懷疑,在他的常識裡,拔牙實在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手術。可在他讀了相關的醫學書籍後,他心裡的疑問越來越大。醫生拔牙時,沒有病歷記錄,對拔牙手術過程及用藥情況未作書面說明,這可能是導致後兩家醫院診斷和治療出錯的重要原因。

  葉健任開始重點攻讀牙醫學書籍,並假借患者的名義,去醫院看牙科,間接學到了很多與拔牙相關的知識。他這才發現,看似簡單的拔牙,原來有不少禁忌,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引發醫療事故……這些知識,他統統記進筆記本里,筆記越記越厚,他腦子裡的疑問也越來越清晰。

  有了這些理論依據,1998年3月28日,葉健任向鄭州三棉公司職工醫院遞交了《請求處理醫療事故申請書》,提出葉坤華是因為拔牙引起感染而死亡。

  可是,醫療事故委員會認定醫生程某運算子合規範,不構成醫療事故。葉健任不服,向省級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提交了申請。在調查過程中,葉健任發現,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提供的一份病歷,顯示的日期是1998年5月22日,此時兒子已經去世4個月,這份病歷不僅有許多頁碼丟失,在出院單家屬簽字一欄中的簽名,也根本不是葉健任所寫。可這份病歷竟被鑑定委員會作為主要依據,最終認定不構成醫療事故。

  這樣的結果,讓葉健任對兒子的死因更加懷疑。他繼續遞交鑑定。1999年,鄭州市、河南省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兩級三次鑑定結論明確一致:因拔牙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證據不足。

  葉健任憤怒了。他將自己原來的名字“葉健康”改成了“葉健任”。“任”,是任務,他發誓餘生最大的任務,就是為兒子討回公道。他自學醫書時,就把兒子用過的書包和筆放在面前,讓天堂裡的兒子,“盯”著自己、督促自己好好學習。

  不久,葉健任又有了一個發現:兒子在到鄭州市中心醫院就診時,醫生給他開了0.15g氟哌啶醇劑量的口服藥,遠遠超過了正常劑量。這也可能與兒子的死有直接關係!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求職路上走麥城
下一篇: 加班要趁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