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的4月,在米蘭的王富貴族中聲名顯赫的達·芬奇回到故鄉佛羅倫薩。
當時的貴婦人都以讓達·芬奇繪製肖像畫為榮耀,因為他是畫家中能使人的肖像看上去既栩栩如生,又美麗漂亮的高手。也因為他那挑剔的畫筆,很少有人能夠得到如此的殊榮。為了往自己的臉上“貼金”,佛羅倫薩著名銀行家佐貢多邀請達·芬奇給他年輕的妻子蒙娜·麗莎畫像。
佐貢多中年禿頂,他的夫人卻是國色天香。達·芬奇第一眼見到蒙娜·麗莎的時候,心便怦怦直跳。這是他見過的最美的女子,也正是他想要描繪的那種女子——沒有絲毫庸俗的脂粉氣,全身充滿著純真和天然的情趣,臉頰緋紅,略帶羞澀,一綹綹鬈髮散披在袒露的頸上,發育嬌好的身體顯得豐滿而美妙。
達·芬奇簡直為蒙娜·麗莎的美貌驚呆了,以至於佐貢多提出請求的時候,他半天才緩過神來,有些侷促地說:“我同意工作,不過,因為畫這幅畫得要點背景和氣氛,最好在我的畫室進行。”
蒙娜·麗莎就這樣來到了達·芬奇的畫室。剛開始,她感到很不自在,坐在那兒不能動彈不說,還有一雙陌生人的眼睛盯著自己,這是多麼難受的事啊!看著蒙娜·麗莎緊蹙的雙眉,達·芬奇馬上意識到了什麼,他要想辦法讓她放鬆,讓她開心,讓她展現出最自然的美來。
達·芬奇請來了魔術師為她表演魔術,請來了鋼琴家為她彈奏美妙的音樂,請來了丑角為她說笑逗樂……但這一切好像都無濟於事,根本提不起她的興致,她不時地打著哈欠。對蒙娜·麗莎的反應,大師不著急也不氣餒,他一邊情緒飽滿地工作,一邊細心地觀察她的內心世界。漸漸地,達·芬奇發現她對畫室裡的動物標本和實驗儀器很感興趣,那是她從沒見過的東西。那些也是達·芬奇最醉心的,他不僅有著驚人的繪畫天賦,對科學和實驗也痴迷得難以自拔。
這一發現讓達·芬奇很興奮,他決定把他研究的事物講給她聽,把她帶入全新的世界,喚醒她昏昏欲睡的靈魂。中間休息時,蒙娜·麗莎看見一幅水鳥爪子的速寫,她好奇地問:“先生,這是什麼呀?”他便向她講述游泳和飛行的原理,給她講游泳器官和飛行器官的相似之處,他還給她講了,這種相似怎樣使他想到一種飛行機械。她饒有興趣地聽著,眼裡閃現出新奇的火花。見到這眼中的火花,達·芬奇的心震顫著,既高興又激動。於是,只要休息時,他就把他對大自然的那些考察和他搞出來的東西講給她聽,指給她看。蒙娜·麗莎入迷了,她愛上了這個博學多才、英俊瀟灑的奇男子,臉上盪漾著幸福的微笑。他迅速地畫起來。可惜那幸福的微笑,很快就消失了。
達·芬奇愛上了銀行家的妻子,這是他活到40多歲的第一次戀愛。當蒙娜·麗莎不能來畫室的時候,他的心總是空落落的,感覺生活裡缺少了什麼。也許就因為這個原因,他把完成訂貨的時間拖得很長很長,整整用了4年。他按自己獨特的方式愛她,他要把她因愛而動人的一剎那的微笑畫作永久的紀念。
這幅畫改變了蒙娜·麗莎的命運。她由一個庸俗的貴族婦女,重返天真無邪的少女時代。她默默地愛上了達·芬奇,但她不敢表達,更不敢有絲毫的表示。巨大的痛苦壓抑著她,使她不到30歲的時候,竟為愛情憂鬱而逝。達·芬奇也永遠地愛著她,終身未娶。
往事如煙,那些美好的日子早已隨風而逝,卻是留在達·芬奇腦海中的唯有回憶。回憶給她作畫的日子,回憶使她開心微笑的日子!多少年來,這美麗的微笑始終伴隨著他,一刻也不能離開,他也絕不允許任何人把它奪走。
達·芬奇讓學生把他畫架上的綢布揭去。灰塵飄灑,展現在他眼前的是永久的微笑!他舉著燈,蹣跚地在畫前走著,看著,淚流滿面。第二年,也就是1519年5月2日,他在心愛的人的微笑中溘然長逝。
500多年來,上至國王總統,下至平民百姓,不知有多少人鍾情於蒙娜·麗莎,都只為她那神秘的微笑。許多學者教授對她的微笑研究來研究去,現代人甚至用計算機情緒識別軟體來破解她微笑背後的奧秘。其實,在所有的猜測中,或許愛才是最好的答案,因為世間唯有愛情才能澆灌出如此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