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二料玩具”正在毒害孩子的童年

[ 現代故事 ]

 2012年3月15日,中央電視臺在3·15晚會上披露了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多家玩具生產企業採用塑膠垃圾製造假冒偽劣玩具的黑幕。也許你很難想象,平時各種漂亮的兒童玩具居然是黑心老闆用醫療垃圾和其他汙染物製造出來的!更讓人震驚的是,這樣的玩具不僅存在細菌超標、甲醛過量等危害兒童健康的成分,而且工人在這種黑作坊打工,更易身患白血病!

  3月16日,一位在澄海打工的讀者向本刊投訴說,央視3·15晚會只是揭開了澄海生產毒玩具的冰山一角,其背後的黑幕更令人觸目驚心。今天,他之所以要站出來揭穿這層黑幕,就因為他和他的表妹深受其害,從而再也不願看見這群黑心老闆坑害兒童!近日,在這位報料人的指引下,記者經過明察暗訪,揭開了這個毒玩具市場的層層黑幕——

  醫療垃圾驚變玩具

  可愛孩子哪有快樂童年

  肖偉平是四川省渠縣的一個小夥子,他今年29歲。2009年,他前往澄海打工時,經一家中介所介紹,進入蓮下工業區一家玩具廠打工。這是一個作坊式工廠,廠房是個工棚,棚內光線昏暗。他去的那天,40多歲的老闆把他領到一個男工宿舍。宿舍是鐵皮屋頂的平房,走進宿舍,他便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這個宿舍裡有20多張雙層床,裡面擠著來自不同地方的20多個人。

  肖偉平的工作是給一些塑膠玩具噴漆。油漆作業的主要危害是吸入有機溶劑蒸氣。噴漆(硝基漆)及其稀釋劑(香蕉水)中含苯或甲苯、二甲苯,在無防護情況下噴漆,作業場所空氣中苯濃度相當高,對噴漆工人危害極大。如長期接觸苯會引起慢性中毒,造成白細胞減少、血小板降低、骨髓造血功能發生障礙等疾病。

  肖偉平每天早上8點上班,一直幹到夜裡11點。這個工作車間狹小悶熱,由於空氣不流通,有毒氣體充塞著整個空間。在這裡,每個初次噴漆的人都得承受適應期的痛楚。特別是握夾模的左手,更是疼痛難忍。他的左手手指每次開合夾模約需0.5公斤力量,每天要噴幾千個產品,也意味著開合夾模成千上萬次。肖偉平每當噴出一個不良產品,就會冒出一句:龜兒子!肖偉平左手的手指在最初十天的痛楚過後,指關節慢慢腫得像蘿蔔。一天早上,他忽然發現手掌無法張開,驚恐之下,他用右手對左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逐一按摩,像扳著生鏽的機械臂一樣將手掌扳直。

  澄海有很多垃圾回收站和“二料”批發店,那裡堆滿了回收來的飲料瓶、洗髮水瓶和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管及藥瓶等。肖偉平說,這些醫療垃圾都是僱人從醫院收回的,玩具廠忙不過來,老闆會安排他拆廢塑膠。這些廢塑膠裡摻雜著大量垃圾,由於是計件工資,他經常幹到半夜。

  拆完這些廢塑膠,他就將這些垃圾送到一家“二料”批發店。“二料”是當地玩具行業的術語,指的是回收廢塑膠加工成的玩具原料。我國法律雖然明令禁止醫療垃圾回流社會,但由於這些“二料”成本低,卻成為了當地玩具廠家的搶手貨。

  澄海幾乎到了家家戶戶做玩具的境地,而且大都沒有廠名。他們把買回的垃圾原料倒進一種自制的粉碎機後,將廢塑膠粉碎成“二料”。造粒廠加工不過是把廢料過濾一下切成粒,如果垃圾太多,材料會要熔化後過濾一下做成顆粒。肖偉平打工的這家玩具廠內堆放著很多麻袋,工人每天要從塑膠製品裡挑選分類。這些東西全部碾碎後重新加工使用。記者以打工的身份混入一家玩具廠後,見到裡面一個較大的圓形機器裡一個像絞肉的螺旋槳,裡面放著一些攪碎的塑膠碎片,而機器底部一個桶內裝著這些塑膠末。塑膠廢品碾碎、重新熔化後就可以再加工出模具了。

  這家工廠有3臺加工模具的機器,每個機器旁都有一個工人戴著手套和口罩。這些“二料”經過攪拌、注塑成玩具模具,隨著隆隆的加工聲,機器裡飄出一股難聞的濃烈塑膠味。由於氣味實在難聞,幾個工人堅持不住,猛跑出來呼吸幾口新鮮空氣,然後再返回機器旁接著幹。院子裡兩名女工將形狀各異的塑膠玩具模挑出來組合在一起,把連線的地方扣好,再從身旁拿出一個厚厚的塑膠袋,將產品裝到裡面,封好袋子,一件玩具產品就這樣加工好了,整個過程沒有任何一道消毒工序。記者問老闆,這些玩具不消毒嗎?老闆說:“塑膠玩具又不是吃的,我們用不著對它消毒。再說,這產品包裝上又不寫廠家名字,都送往各地銷售不會有人去查。”

  在澄海的很多作坊式小工廠裡,“二料”直接被加入注塑機,生產出魔方、汽車、搖鈴和變形蛋等塑膠玩具。生產玩具的原材料價格每噸在1萬元以上,而“二料”的價格每噸僅在2000元左右。為降低玩具生產成本,很多玩具廠都打起了“二料”主意。但是,“二料”來源複雜,清潔度和牢固度都差,有的甚至含有許多化學有毒有害物質,他們用多次回收的“二料”生產玩具都有股刺鼻的味道,這種刺鼻的味道就是甲醛!

  肖偉平在澄海打工3年,原本打算在2012年春節回家結婚,可一次意外事件徹底打碎了他的夢想。

  肖偉平有個表妹叫肖麗,18歲時來到這裡打工,前後已跟肖偉平兩年了。一開始,她在車間工作,但因為滿車間都散發著一股刺鼻的臭味,她經常被燻得頭腦發暈。由於實在受不了,她提出辭工時,老闆安排她到廚房做飯。可她萬萬沒想到,就是做飯這件小事,卻給她帶來了一場災難。

  因為玩具上有各種塗料或油漆,每次剩下的餘料都用來生火做飯,結果由於她長時間接觸含有苯、二甲苯和甲醛的有毒物質,一天晚上,她突然發起高燒,引發噁心,送到醫院後,醫生診斷她患了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M5!後來,她索賠無果,肖偉平將她送回家鄉不久,由於家裡無錢治病,她不久便離開了人間……這件事對肖偉平刺激很大,從此,他也留心起自己的工作環境。不久,他檢視了很多相關新聞後,終於明白自己就是在一個充滿毒氣的環境裡工作……據此,他決心向本刊報料,讓澄海這個黑玩具基地曝光在世人面前……

  警惕啊

  劣質兒童玩具是致命殺手

  其實,甲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研究表明,兒童對甲醛尤為敏感,能造成慢性中毒,甚至引發白血病。事實上,有氣味的塑膠就有甲醛,因為甲醛料結實,做出來的產品結實耐用。多次回收使用的“二料”牢固度差,在黏合過程中就要使用膠黏劑,而這就會釋放出甲醛等有害物質。記者暗訪發現,鳳新工業區一個玩具注塑機廠廢舊塑膠回收就達五六次以上,像這個作坊工廠生產的玩具汽車,就是用回收使用多次的“二料”做的,最起碼經過20次打料,明顯就是垃圾產品。

  有玩具業內人士透露,供應正規大超市的產品一般會使用新料和質量好一點的“二料”,而那些“三無”產品玩具,有的就用醫療垃圾製造。澄海最大的玩具批發市場“塑膠城”裡很多玩具既沒有廠名、廠址,也沒有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的3C標誌。而我國對塑膠玩具的生產、銷售環節有著明確規定:必須經過最基礎安全3C認證,並標註認證標誌方可出廠、銷售;但這裡很多玩具商只管賺錢,根本不管這些。

  記者在這裡隨手拿起已包裝好的一盒塑膠積木,詢問老闆為什麼連廠家名字也沒有,什麼都不標能賣嗎?一名老闆直言道,廠家名字不標也能賣,但進不了大超市。他解釋說,一盒塑膠積木批發價5元,市場能賣10多元。無疑,這個老闆的話一語揭開了“二料”玩具背後的暴利現象。隨後,記者走訪了深圳百佳、華潤萬家等大型超市。在華潤萬家,記者看到琳琅滿目的各類玩具中產自汕頭市澄海區的佔據了貨架的六七成。

  記者調查發現,近日,湖南等地小學出現了一種“新奇”玩具—— 一個像注射器的東西配上兩個小氣球。這個所謂的玩具有活塞、管身上還有1~5毫升的刻度,看上去跟醫院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一樣。湖南省直中醫院兒科主任李繼紅說,該玩具就是使用後的醫用注射器,屬非法途徑流入市場。李繼紅指出,小孩免疫力差,使用此類玩具打水仗,極易將殘留在注射器內的病菌,透過口、鼻、眼進入體內,更令人擔心的是,萬一這些注射器是吸毒者使用過的,孩子還有可能感染艾滋病毒!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