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生母大戰倔養父:校園“搶女”為兒子捐髓該不該

[ 現代故事 ]

 2012年3月5日,江蘇省常熟市沙家浜中學門口上演了一場“搶人大戰”:該校校長應家長要求開車護送一名初三女生出校,遭到一對外地中年夫婦攔車搶人。拉扯中,那名外地婦女對嚇哭的女生說:“我是你親生母親,你的弟弟需要你救助,你不能聽你養父的教唆見死不救啊!”那哭泣的女生一臉茫然,拼命地搖頭……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記者調查發現,該女生是那名婦女15年前送出的女兒,如今,這名婦女的兒子患了白血病,需要女兒給弟弟捐髓,而養父擔心女兒身體受損、身份曝光而猶豫不決。一邊是兒子等待救命,一邊是15年視如己出的親情滋養,這場捐髓風波最後誰是贏家?

  失蹤生母忽然找上門

  養父女15年平靜一朝打破

  1968年,張平出生於江蘇省常熟市沙家浜鎮的農村。打記事起,厄運就一直伴隨著他——成年前,先後經歷父親、母親和奶奶去世;1992年結婚後,次年女兒出生,卻不料幾個月後發高燒燒壞了腦神經,全身癱瘓,沒幾年就夭折了;此後,他與妻子又陸續生了兩個女兒,也都在出生後不久就因病夭折……

  1997年,飽受心靈創傷的張平與妻子商量後,決定領養一個孩子。經人介紹,他們認識了在常熟打工的陳菊夫婦。陳菊是江蘇淮安人,因為家裡沒有兄弟,一心想傳後的父親給她招了一個上門女婿,希望她能生個兒子為陳家續香火。可遺憾的是,陳菊夫婦一連生了兩個都是女孩,因此決定把剛出生3個月的小女兒娜娜送人,另生一個兒子。張平夫婦見娜娜健康可愛,欣然決定領養。為了避免以後發生糾葛,雙方約定,以後兩家互不干擾彼此生活,即使天塌下來都不再聯絡。

  領養娜娜後,張平夫妻在常熟待了一年才回到沙家浜鎮。為避免外人議論,他們隱瞞了領養的事實,只說是自己生的。因為數次經歷孩子夭折的慘劇,張平夫妻對娜娜格外珍惜,把她當成掌上明珠。2002年,張平與妻子因感情破裂而離婚,這時,夫妻倆都已經與娜娜產生了血濃於水的親情,誰也捨不得離開她。為了爭奪對娜娜的撫養權,張平狠心與妻子打起了官司。最終,張平打贏了官司,但失去媽媽的娜娜哭得肝腸寸斷,連續幾天不吃不喝,把他急得頭髮白了一半。

  經此一劫,張平對娜娜更加疼愛。為了讓她吃好穿好,張平一年半載捨不得添一件新衣,還把十幾年抽菸喝酒的習慣給戒了。一次,娜娜凌晨4點忽然發高燒,張平緊張得鞋都沒穿,抱起女兒就往村外跑。一路上,他心急如焚,害怕娜娜像以前3個女兒一樣離自己而去。趕到醫院後,他還一直提心吊膽,不敢離開病床半步。後來娜娜好轉後,他像自己獲得了新生一樣,無比開心。

  有人見張平一個人既當爹又當媽,撫養娜娜非常辛苦,便陸續給他介紹了幾個女子。可張平怕她們對娜娜不好,堅決沒有再娶。為了供娜娜讀書,張平租下村裡3畝水田養起了螃蟹,經常忙到半夜才回家。

  讓他欣慰的是,女兒非常乖巧懂事。見他整天忙裡忙外,她會心疼地幫爸爸擦汗、捶背,還“承包”了所有家務。有時放學回來,她還會陪張平去賣螃蟹。娜娜的成績也非常好,總是在班裡考前2名。2009年,她還以全鎮前20名的成績考上了沙家浜中學。因為有女兒的陪伴,張平雖然辛苦,卻過得非常開心,讓鄰居們羨慕不已。每當此時,張平就會幸福地想:我要一輩子這樣守著女兒,陪她快樂、簡單地生活……

  然而,就在娜娜15歲這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平靜。

  2012年1月22日,農曆除夕夜,張平正與娜娜觀看春晚,一箇中年婦女風塵僕僕走了進來,自稱是來自淮安的陳菊。張平聽了猛然一驚,想起了15年前的往事——陳菊夫妻將娜娜送給了他撫養。可是,當初雙方承諾過以後不再聯絡,事實上15年來兩家也沒有任何交往,張平早就淡忘了此事。這個時候,陳菊千里迢迢跑到常熟來做什麼?

  見他一臉驚慌,陳菊把他拉到了隔壁房間,並突然跪下哭著說:“我也不想來找你,可我兒子得了白血病,要進行骨髓移植,我們一家都配型不成功,所以想求你讓娜娜救她弟弟的命……”

  原來,當年送走娜娜後,陳菊夫婦如願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跟隨陳菊姓的兒子陳科,給全家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尤其是孩子的爺爺,把他當成了命根子。然而他4歲時檢查出有輕微的血小板減少,2011年9月病情惡化,演變成了白血病,必須進行骨髓移植。得知訊息,陳菊一家趕緊去做了配型,但結果都不符合。陳菊想透過中華骨髓庫尋找,可等了幾個月都沒找到合適的配型。在父親的提醒下,陳菊想到了15年前送出去的娜娜,於是來到常熟苦苦尋找當年那個中間人,經過多方尋找,才打聽到了張平的家,便有了向他求助的這一幕……

  養父臨陣“悔捐”

  急壞生母一家人

  張平一聽蒙了。十幾年不聯絡,這一見面就要給她家兒子捐髓,娜娜可是自己的命根子啊!這些年來,自己對她百般呵護,現在她正讀初三,馬上面臨中考,而且正處於身體發育時期,怎麼能讓她去捐髓?再者,娜娜至今不知自己的身世,捐髓不等於公佈真相了嗎?

  想到這些,張平半晌沒說一句話。陳菊見他猶豫著不肯答應,只好又跪下來懇求:“我知道你很為難,我也知道我們做父母的當初狠心把女兒送出去現在沒有資格來求她,可我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呀,我們陳家兩代就這一個兒子,娜娜要是不幫忙,我家就要絕後了啊……”

  張平見她聲淚俱下,頓時不知所措。尤其是聽到陳菊說不幫忙她兒子就沒命時,他不由心裡一顫,想起了當年自己3個孩子夭折後無盡的痛苦和悲傷。可這事太突然了,他又怎麼能貿然答應?思慮良久,他說:“你給我幾天時間,我好好考慮一下。”陳菊眼裡閃過一絲失望,但仍滿口答應。臨走,她又苦苦哀求:“你一定要幫幫我啊,我兒子的命就搭在娜娜身上了……”

  因為陳菊的出現,張平的這個新年一天也沒有過好。照理說,他有無數條理由拒絕陳菊:與她非親非故,當年雙方承諾過永遠不再聯絡,現在娜娜尚未成年,並馬上面臨中考……可是,畢竟是一條人命啊,而且還是娜娜的親弟弟,自己怎能見死不救?如果娜娜以後得知自己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阻止了她救弟弟,到時又怎麼向她交代?想到這些,他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由於始終做不出決定,張平決定徵求女兒的意見。他裝作有意無意地問娜娜:“如果有個陌生的弟弟患了白血病,需要你的幫助,你願不願意救他的命?”娜娜聽了一怔,謹慎地答道:“只要不影響我的身體健康,我願意幫忙。”

  娜娜的回答給了張平一點安慰。是啊,如果對身體沒有妨礙,何不做一件善事?於是,陳菊再打電話來時,張平答應了她。但他提了一個要求:只能以陌生人的身份出現,不能與娜娜相認。

  張平答應後,陳菊一家欣喜若狂。大年初五,陳菊就迫不及待地再次來到常熟。張平以給娜娜配眼鏡為由,帶她去醫院抽了血,隨後將血樣讓陳菊送到了北京的中華骨髓庫進行配型檢驗。

  半個月後,配型結果出來:娜娜與陳科的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完全相同,符合骨髓移植的條件。

  得知這個訊息,陳菊夫妻喜極而泣,陳父更是老淚縱橫,哽咽著說:“天不絕我們陳家呀!……”

  善良的張平聽到訊息,也非常欣慰。為了給捐髓做準備,他熬了一鍋湯送到學校給女兒補身子。哪知,當他把配型成功、即將讓她捐髓的事說了後,娜娜卻害怕了:“真要捐髓啊?我以為你說說而已呢……”已經到了這個時候,張平只能安慰娜娜:“就跟獻血一樣,沒什麼好擔心的。這段時間你注意休息,別太用功學習……”

  然而,張平走後,娜娜開始心神不寧,滿腦子都想著捐髓的事。為了弄清捐髓到底是怎麼回事,她跑到班主任的辦公室去問。老師聽說她要給人捐髓,一下緊張起來:“捐髓可不是小事,會影響你身體的!再說,現在中考複習這麼緊張,你哪有時間去捐髓?”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