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隨團去日本旅遊。第4天,導遊由美子帶我們去鳥羽市觀看海女表演。
在日本,“海女”是一個古老而特殊的職業。海女們手持特製的尖刀,潛人海底採集野生鮑魚、牡蠣、珍珠等海珍品。因潛水不用任何裝置,下海的又為女性,為這一行業增添了許多傳奇色彩。
“其實,在過去,男子如女子一樣從事這種職業,但令人不解的是,男子死亡率極高,後來由女子壟斷了這一職業。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調侃說大海更鐘情女人,有的說女人更適合做海女,由美子微微一笑,說:“日本人把其原因歸結於男女體質的差別。他們說,女性的皮下脂肪厚,耐寒性更好,潛水時下沉及上浮的速度快於男性,因此她們更適合海下作業。可人們發現,海女中亦不乏消瘦的女子,且許多是50歲以上的女性。論體質,青壯年男子與她們相比應更勝一籌,為什麼她們潛水幾十年安然無恙,而男子們卻擺脫不了死亡率極高的命運?”
大家期待地望著由美子,希望她趕快說出答案,由美子卻狡黠地一笑:“少安毋躁,答案就在海女表演中。”
只見海女們身穿白衣,腰繫繩索,動作整齊地翻身入海,如一隻只潔白的海鷗。不一會兒,一個海女鑽出水面,高高揚起手臂,她手裡拿著一隻鮑魚。接著,其他海女陸續從水中探出頭,大多數人手裡都拿著鮑魚、牡蠣或珍珠。然後,她們又多次潛入海中。
這時,由美子問:“大家仔細觀察,發現其中奧妙了嗎?”我們茫然不知。“大家看看手機上的時間,可以發現一個規律,海女們把每次水下的時間控制在40秒以內。一般情況下,她們潛入海底只需10秒,水下搜尋海珍品需要19秒,上浮需要7秒,整個過程,海女們僅用36秒。如果時間超過40秒,無論是否找到獵物,她們都會浮出水面,歇一口氣。正是這40秒,生死攸關。男子因身體因素,潛海及上浮的時間要長於女性,但又想採得與她們一樣多的海珍品,他們往往因此延長在海下的單位作業時間。這延長的時間,儘管短短几十秒鐘,卻決定了他們的生死。潛水時間過長,無法從肺部吸取氧氣,身體各組織嚴重缺氧,乃至窒息死亡。”
對海女們的智慧,大家不禁讚歎不已。接著,由美子帶我們觀賞海產品。那些優質野生鮑魚的價格每斤竟高達6萬日元,摺合人民幣約4000多元——我們不禁納悶,從事如此高盈利的職業,為什麼海女們要徒手潛水,而不配置氧氣瓶?有了氧氣瓶,就不必擔心呆在海底時間太長而危及生命。自然可多采集些鮑魚啊。我們讓由美子把疑問翻譯給身邊的海女。
那個海女雲淡風輕地娓娓道出其中緣由:“每個生命都有它的生長週期。鮑魚及貝類也一樣。我們在採集時,會避開它們的生長期,今天在這片海域採,明天去另一片海域。如此,它們的生命才能生生不息。反之,若大家都戴上氧氣瓶,勢必造成無限制採集。這樣,用不了兩三年,我們的海底將一無所有。大海是我們的家園,要愛惜呀。”
天氣晴好的日子,海女們迎著初升的太陽,向大海走去,她們目光沉靜、面容恬淡。讓人肅然起敬——對每個人來說,人生中都會有許多40秒,但是,面對豐厚的誘惑,我們能否也如海女們那樣,一直堅定著自己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