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石頭和方小二到了沅陵的一個小山村時,看到前面有一爿小茶亭,兩人決定歇歇腳再走。
他們在茶亭十幾米外的一個角落裡放下身上揹著的簍子,這才去了茶亭。到了茶亭,他們也沒往裡走,而是朝賣茶的老人叫道:老人家,來兩碗茶。然後兩人在茶亭外的一塊背陰的石頭上坐了下來。
賣茶的老人很快送來了兩碗茶,也不跟他們招呼。袁石頭兩人也不跟他多說話,這是因為,袁石頭和方小二是背屍人,他們剛才放下的簍子裡是一具已經被肢解的屍體,袁石頭的簍子裡放的是頭和四肢,方小二的簍子裡放的是身軀。在湘西一帶,地方貧瘠,窮人多赴川東或黔東地區,作小販
、採藥或狩獵為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嶺,山中瘴氣很重,惡性瘧疾經常流行,生活環境壞到極點,除當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死在那些地方的漢人,沒一個是有錢人,而漢人在傳統上,運屍還鄉埋葬的觀念深,但是,在那上千裡或數百里的崎嶇山路上,即使有錢,也難以用車輛或擔架扛抬,於是有人就創造了這一奇怪的辦法運屍回鄉,背屍人將肢解後的屍體揹回死者家鄉後,再重新拼湊起來進行安葬。不過,做這行因為要與死人打交道,所以雖然死者都是窮人,但他們家裡還是會盡其所能地付給背屍人報酬,因而背屍反而要比做其它工作更能掙錢。但是,因為要與死人打交道,總會給人心理上一些恐懼,所以敢幹這一行的並不太多。背屍人在運送屍體過程中也有許多不便,如多數客店一般不接納他們,所以他們通常住在廢棄的廟裡或就住在野外。當然如果遇上一家生意不景氣的客店,說不定他們就能住上店了,少受風霜之苦。另外在外面吃飯或喝茶,他們也不能把死屍背進人家的店裡,一般店都有所忌諱。所以袁石頭他們為了防止屍體丟失雖然這種事不多見,但屍體丟失畢竟是一種失誤所以他們都是坐在店外,吃過飯,飲過茶就走。而店家雖然忌諱,但有生意還是要做的,所以都是生意照做,卻不與他們多說話。
袁石頭喝了一口茶後,對方小二說:翻過前面的山,又到了鬼哭嶺了,希望這次
不要再遇到那夥強人。方小二嘆了口氣說:這些強盜太蠻不講理了,搶過路客商的也就罷了,現在竟然動起了死人的腦筋。
原來近一年來,鬼哭嶺上來了一夥強人,很多過路人都被他們搶過,甚至一些姑娘和少婦還被他們搶上山去,受到那些強盜的姦汙。百姓們告到縣衙,新來的縣令劉箏答應馬上進山剿匪,但一直到現在也不見他們有什麼動靜。
這夥強人頭目是一個蒙著臉的男子,從來不以真面目示人,而且他的手下中有不少人也是蒙著臉,所以許多慘死在他們手下的人至死都不知道殺他們的人長得什麼樣。
因為強盜的出現,現在敢走這條路的人越來越少,除了大隊的過路人馬外,零散的就只剩下背屍人等少數人了。但沒想到,現在這夥人因為搶不到東西,竟然連背屍人也搶,甚至還以拿走或火燒屍體來要挾背屍人,因而有不少背屍人都不得不繞上上百里路,而他們搶背屍人的主要原因就是背屍人的報酬要比做其他工作的人高。
袁石頭和方小二都是結伴而行,但上一次他們也遇到了那夥強盜,最後他們不得不交出了二兩銀子,這樣,這趟屍體他們算是白背了。
袁石頭和方小二兩人正擔心時,路上走來兩個人,一個是五十上下的道士,一個是頭戴斗笠的青年男子。兩人走到茶亭
外,看了看袁石頭和方小二,道士問:你們是背屍人?袁石頭點了點頭。
青年男子問:你們是準備過鬼哭嶺吧?
袁石頭說:是啊。
青年男子微笑著說:我們結伴而行吧,我們也過鬼哭嶺。
聽對方說也要過鬼哭嶺,袁石頭和方小二都會心地笑了起來,人多力量大,而且看這個道士仙風道骨,一看就是個練家子,而且還是武林高手。對方願意跟自己結伴而行,肯定能增加自己的安全係數,哪有不答應之理,袁石頭和方小二都趕緊點頭答應了。
道士和青年男子喝過了茶,便和袁石頭他們一起上了路。道士走在最前面,青年男子走在中間,袁石頭和方小二走在最後。一路上,青年男子都用斗笠遮著臉,袁石頭和方小二不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心裡有些惴惴不安。但如果前面兩人對自己不利,自己想跑肯定是跑不了的,所以只好硬著頭皮跟在後面走著。
到了鬼哭嶺,四個人更加小心翼翼起來。但他們走了沒多遠,一聲忽哨響起,前面冒出來一隊共十幾個強盜,為首的和後面幾個都蒙著臉。
為首的強盜陰笑了一下說:好啊,學聰明瞭,結伴而行,不過也好,能給我多送幾兩銀子。
袁石頭和方小二兩人嚇得腿如篩糠,戰戰兢兢地依靠在道士和青年男子身後。
道士冷笑了一下說:道爺今天是帶了不少銀兩,但就看你今天有沒有本事拿了。
為首的強盜被一激,不由大怒,叫道:給我上。
他身後沒有蒙臉的那些強盜立即蜂擁而上,朝四個人撲來。
道士和青年男子不知什麼時候手中突然長出劍來,等強盜靠近,兩人劍花一挽,便各自刺中一個強盜。
其他的強盜沒有後退,而是不要命地往前衝,有兩個分別衝向了袁石頭和方小二,袁石頭和方小二身上揹著死屍,行動不便,只好抱頭蹲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