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故事:格局

[ 現代故事 ]

“局長,專項整治的彙報材料寫好了,您看看。”

局長戴上眼鏡認真看起來,一邊看一邊不時點頭,面色溫和,看來對我寫的材料還算滿意。我剛來局辦公室一星期,很多工作還不太熟悉。為了趕寫這份材料,我之前查閱了很多資料,尤其是局長親自起草的重要講話稿。經過兩個整天的精雕細琢,這份量體裁衣的情況彙報終於出爐。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可以交差了,我美美地想著。

“文筆不錯。”局長看完,抬起頭說,“如果這份材料是向我彙報的話,簡直比優秀還要優秀。”奇怪,這是誇獎嗎,我怎麼覺得話裡有話呢?

果然,局長接著說:“這份材料可以分成三部分,你寫的只是最後一部分。前兩部分得加上我們局的基本情況和近三年來的重點、亮點工作。拿去吧,再修改修改。”

看來寫彙報材料不能只是就事論事啊。我按照局長的意思加了兩部分內容,修改稿送局長稽核時,他大致瀏覽了一下就讓我校對列印了。第二天,省廳領導對局長的彙報十分滿意,對我局的工作也給予了充分肯定。

又過了一星期,局長讓我起草一份行政處罰案件自查報告。我汲取上次的教訓,在報告中加入了認真落實執法責任制、規範執法行為和處罰程式的內容。不料,局長看完卻說:“將前面的內容刪掉,只保留行政處罰案件的自查情況和結果。”

好嘛,弄巧成拙了,我的臉瞬間紅了一片。“你以後寫東西一定要把格局放大,要學會站在我的角度想問題。”局長看出我的窘迫,點撥道:“寫之前必須想清楚是給誰看、要給他們看什麼內容。”

我有點開竅了,忙點了點頭。“那你說說看,專項整治的彙報材料為什麼要加那些內容?”局長在考我。

“讓省廳領導知道我們做了哪些工作,是正面宣傳。”

局長微笑點頭,“張副廳長第一次來我縣,我得藉此機會讓他了解我們的具體情況和亮點工作。你再說說,現在這份材料為什麼要就事論事?”

“難道是,因為這份材料要交給檢察院?”

“當然了。檢察院的人都很專業,他們來審查我們處罰案件是否合法。我們寫得越多,暴露的問題可能就越多,一不小心就會挖個坑把自己給埋了。”

哦,原來這就是格局。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祖業
下一篇: 什麼時候再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