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週五十多歲,是市農業局一名普通職員。因為身體瘦小,再加上過早謝頂,從外表看,說他六十好幾也有人信。去年,單位選派人員到鄉下扶貧支農,老周第一個報了名。
雖說是吃住在鄉鎮駐地,但比起市裡的條件差多了。好在每月有回城的假期,老周也沒啥可抱怨的。唯一不舒服的是,老周好幾次睡到半夜,突然腿肚子抽筋,疼醒了得緩好一會兒。他跟同事訴苦,同事說:“你這屬於典型的中老年人缺鈣,吃鈣片就能改善,不過最好能食補,吃藥效果慢。”
“食補得吃啥?”老周向來反感吃藥,趕緊追問。“很多啊,牛奶、蝦仁,還有核桃。”“那就吃核桃,我從小就愛吃。”
說話間,老周心裡已經有了買核桃的最佳所在。在老周蹲點的村裡,有個叫十里莊的小村,該村東頭有一棵大核桃樹,屬於五保戶祁大娘的私產,賣核桃是祁大娘的主要經濟來源。
第二天,老周去了祁大娘家,閒聊一會兒後便直奔主題,說明自己的來意。“這好說,只要你中意,隨便拿些就行。”祁大娘是個實在人。
“那不行,該多少錢就多少錢,我之所以來買您的核桃,就是看中了您家核桃品相好,而且不施化肥不打藥,綠色環保。”還有一層原因老周沒說,他想借著買核桃變相幫扶祁大娘。
“那你就看著給吧。”“16一斤行嗎?”老周知道,市裡大超市的核桃才賣14元一斤。祁大娘先是一愣,隨後道:“行行。”
從那天開始,只要一到十里莊,老周便去祁大娘家買核桃。買多了吃不了,就趁回市裡捎給妻子。妻子說:雖然貴點,但吃著確實不錯。
那是一個週末,按慣例,老周到十里莊走訪,最後去祁大娘家。走到門口,老周聽見院裡有人說話。“大娘,你家還有多少核桃,18一斤,俺再來兩袋。上次我拉走的那些核桃,沒幾天就在我的‘綠色農家店’賣光了。”“順子,俺這回得漲點價了,聽說你店裡賣20一斤。”“行行行,不過您16一斤不也賣嗎?”
“你說市裡的周幹部?人家那麼大歲數還來支農,身子骨又不結實,不容易啊。低價給他,是俺老婆子對他的一點幫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