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地帶

[ 現代故事 ]

1、資助夙願償

駱強是資深的登山家,他性格沉穩,成功征服過世界上很多高山。唯獨兩年前攀登珠穆朗瑪峰失利,成為駱強解不開的心結。

珠峰在中國和尼泊爾兩國邊界,兩側都可以登頂。兩年前,駱強和隊友選擇了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南坡。那次攀登,已經到了海拔8800米處的“希拉里臺階”,距離峰頂只有百十米距離。可惜,他們遭遇了可怕的“大堵車”,幾百個登山者堵在一條只容一人上下的狹窄山脊上,進退兩難。駱強果斷要求自己的6人團隊下撤,但女隊員姜雅眼看近在咫尺的峰頂,情緒激動,堅持要等,甚至還和他人起了言辭衝突。在等待過程中,姜雅體能耗盡,陷入昏迷。駱強和其他4名隊員自顧不暇,只能放棄姜雅,踏上歸途。

不幸發生後,駱強想請救援公司把姜雅的遺體運送下來,但運送成本極高,公司須出動數名夏爾巴人,先將遺體運到海拔6500米的營地,再派直升機將遺體吊下,費用高達8萬美元。當時,大家攢了好幾年才攢夠了每人5萬美元的登山費,根本沒有餘錢救援,只能抱憾離去。

兩年過去了,駱強仍需要拼命攢錢,才能重整行裝再出發。如果有人願意資助他們登山,倒是捷徑,但是誰願意出這筆錢?

這天,駱強在常逛的登山論壇上看到一則啟事,讓他心動不已:一個網名叫做“絕命海拔”的登山愛好者,要招募幾名經驗豐富的極限登山隊員,陪同他前往尼泊爾,從南側挑戰登頂珠峰,一切費用均由該人贊助。

駱強對“絕命海拔”這個人有印象,他叫謝必成,是必成戶外公司的老闆。兩年前,他們在這個論壇上結識,那時,謝必成還是個菜鳥。按謝必成的登山水平,向珠峰發起挑戰早了些。不管怎樣,謝必成主動組隊,願意承擔高額登山花銷,這還是讓駱強感到驚喜萬分!

駱強馬上撥通了謝必成的電話,直截了當地說:“謝老闆,我是駱強,在論壇上看到您的招募啟事。您打算什麼時候攀登珠峰?我和團隊成員很樂意陪您參與挑戰!”

電話那頭傳來謝必成爽朗的笑聲:“實話實說,我資助登山費用,就是希望有專業登山者陪我登上珠峰,給公司新款登山靴打個廣告。我打算今年4月初飛尼泊爾,5月登頂。跟我聯絡的人很多,我要逐一面試。下週,你帶著你的隊友來找我,我們面對面談。”

駱強痛快地答應,掛下電話,他立馬聯絡了兩年前的4名隊友,令人惋惜的是,其中兩人在去年登山時遇難了,只聯絡到王小松和李海。他們倆都是登山好手,個子一高一矮,性格一急一慢。兩個人聽說能免費攀登珠峰,很興奮,立馬答應前來參加面試。

面試那天,他們見到了謝必成。謝必成40歲左右,待人接物進退有度。雙方聊了一下登山經驗,謝必成讓駱強他們回去等訊息。

幾個禮拜後,謝必成打來電話,說:“在我考察過的人選裡,你們三個人條件最好,我很滿意。飛往加德滿都的機票我已經訂好,你們按時到機場集合……”

駱強興奮極了,立刻通知隊友們籌備登山。

很快就到了約定的日子。在成都雙流機場,駱強見到了舉著“必成登山隊”藍旗的謝必成。跟謝必成一起來的,還有一個女人。這個女人身材修長、眼神內斂,看起來乾脆利索。謝必成介紹說:“這是我們團隊的另一個成員,她叫林姍,一個低調的登山家,希望我們必成登山隊合作愉快,馬到成功。”

林姍微微一笑,主動伸手,駱強他們趕緊迎上去,跟她握了手。林姍是首次去珠峰,但之前成功登頂數座高海拔山峰,經驗豐富。

謝必成指著駱強他們小山似的行李說:“怎麼帶這麼多東西來?”

駱強笑著說:“這些裝備我們都用過不少次,一來省去與新裝備的磨合;二來也不能真讓謝老闆全部掏錢,我們一毛不拔呀……”

謝必成“哈哈”一笑,說:“還是你們更專業。”

飛機在加德滿都落地,剛出機場,就有一個當地人舉著“包登頂”的牌子湊了過來,操著一口不太流利的漢語說:“各位朋友,我叫丹增,是九山登頂公司的夏爾巴人。你們是來登薩迦瑪塔峰的嗎?”

謝必成搖頭說:“不是你說的,我們是來登珠穆朗瑪峰的。”

駱強忍不住笑出聲來,丹增也笑了:“這都不懂?尼泊爾叫薩迦瑪塔峰,中國叫珠穆朗瑪峰。我們公司提供一條龍服務,價格是其他登山公司的三分之二,更重要的是,我們‘包登頂’!”說著,丹增指了指手中的牌子。

謝必成立馬來了興趣,問:“你幫我辦理團隊的登山手續吧!”

丹增說:“跟我走,去交錢。”

駱強拉住謝必成低聲說:“這兒的外資登山公司更可靠,當地公司靠低價搶佔市場,缺乏保障……”

謝必成不以為然地說:“做生意不就是這樣?同樣的貨,低價贏得市場。你們別管,我來負責。”

走了沒多遠,就到了丹增所在的九山登頂公司。在繳費視窗,丹增說:“登山許可證,每人1。1萬美元;團隊營地吃住,8000美元;保險費,2500美元;天氣預報費,1000美元。還有犛牛背夫費、氧氣費……先交17萬美元吧。”

謝必成刷卡支付後,他揚了揚卡,感慨地說:“嘖嘖,今後上山的每一步,都是錢堆起來的!”

丹增引著他們在酒店住下,然後大家在附近商店自由補充裝備。

過了幾天,丹增通知,各項手續辦理完畢,可以向珠峰腳下的大本營出發了。大家收拾之後,隨同丹增飛往世界上最危險的機場——盧卡拉機場。在盧卡拉,請犛牛背夫先運送行李上山,大家徒步十天左右,走到珠峰大本營。

珠峰大本營海拔5300米,在一堆堆亂石中,已紮起數百座花花綠綠的帳篷,抬頭可見雪峰環繞,左前方那座金字塔一般的雪山,就是眾人渴望征服的珠峰。

丹增引導大家住進帳篷,安排妥當後,說:“離5月中下旬登頂還有一個多月,這段時間,我們先進行適應訓練。”

大本營往上,還有4個營地,分別是:海拔5900米的C1營地;海拔6500米的C2營地;海拔7200米的C3營地;海拔7900米的C4營地。適應訓練在大本營到C3營地之間進行,半個月內完成一個來回,無法適應的人就得退出。過了適應訓練期,要選擇“視窗期”登頂。視窗期,指無大風大雪、溫度相對適宜、適合衝頂的天氣。在珠峰,一年中這樣的日子屈指可數。在視窗期,大家從大本營一路“殺”到C4營地,再從C4營地直接向頂峰衝刺。

初到大本營,大家都很興奮,欣賞著雪山美景。突然,王小松拉住駱強,指著不遠處的一個人說:“快看,那是誰?”

駱強扭頭一看,遠處,一個黃鬍子外國人一閃,鑽進了帳篷。他是“黃鬍子”佩恩。兩年前,珠峰“大堵車”時,佩恩就排在自己隊伍前面,姜雅想“超車”,佩恩卻說姜雅自不量力,即使超車,她也登不了頂。姜雅不服,兩人吵了起來。在極高海拔喊叫,姜雅的高原反應加重了,很快就體力不支。姜雅的死,佩恩絕對是導火索。今日仇人相見,駱強頓時怒火中燒,準備“手撕”佩恩。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影子木
下一篇: 終極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