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尼羅河盆地,有一片肥美的草地,草地四周,是鮮花盛開的原始森林。這裡生活,過著半遊獵生活。
丁卡族有許多奇特風俗,最具風情的,是“燉雞選夫”的婚俗。
每逢節日來臨,丁卡族的姑娘便把自家肥雞殺掉,放上香草、野薑、野蒜等作料,投進一口便於攜帶的銅鍋中,用當地一種散發特殊香味的樹枝慢火清燉,然後帶著燉雞擺到場壩上去賣。這燉雞一般人不賣,姑娘們是在等自己喜歡的小夥子來買。
節日的場壩,就是丁卡姑娘的相親盛會。如果姑娘對買雞的小夥不滿意,就會一個勁兒地加倍要錢,直到小夥知趣地離開;要是姑娘看上了小夥,姑娘則不再加價。兩個有情人端起燉雞,走進草地邊幽靜的樹林裡,互訴愛慕之情。
卡瓦拉是部落遠近聞名的好姑娘,圓圓的臉龐,精緻的五官,身材凹凸有致。她不僅人長得特別美,還心靈手巧,她能隨手用草藤編出圖案各異、風情十足的工藝品。
近幾年,充滿異域風情的丁卡族聚居地,成了中國遊客熱門的旅遊目的地。卡瓦拉巧手編織的手工藝品供不應求,一擺上攤子,就被中國遊客一搶而空,卡瓦拉被許多中國遊客譽為“草編女王”。但語言不通成了障礙,很多時候,雙方交流基本靠用手比畫。為了和中國人做生意,卡瓦拉開始自學中文,現在,她已經能和中國遊客簡單會話了。
才貌雙全的卡瓦拉,自然成為眾多丁卡小夥子競相追求的物件。
卡瓦拉燉雞選夫的訊息,像風一樣傳遍了草原、山林。節日的清晨,場壩上熙熙攘攘,卡瓦拉提著鮮美的燉雞肉到來時,這裡早就聚攏了許多慕名前來的小夥。卡瓦拉在場壩上一露面,小夥們便爭先恐後地圍上來,七嘴八舌地詢問燉雞的價格,設法和她搭訕。
面對一大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夥,卡瓦拉把燉雞的價格加碼到了天價。毛頭小子們看看實在沒戲,漸漸轉向其他姑娘的燉雞攤位。卡瓦拉的燉雞前,最後堅持留下繼續較勁的,是兩個優秀的丁卡小夥:坤森和果憨。
按丁卡人的風俗,兩個小夥從前額一直延伸到耳後,文上了六道水平線,象徵著他們都有了結婚的資格。
坤森和果憨都很優秀。坤森是本地一個部落酋長的兒子,高大英俊,騎馬射箭樣樣精通,且家財萬貫;果憨則是本地最有名的獵手,可在樹梢穿行,能在沼澤飛奔,家中掛滿了異獸珍禽的皮毛。不過,為保護珍稀動物,果憨已告別狩獵生活,自費參加孔子學院中文培訓班學習,成了中國援非醫療隊的翻譯和嚮導。
兩人都死心塌地愛上卡瓦拉,非她不娶,情願傾家蕩產,也要買下卡瓦拉的燉雞。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面對坤森和果憨,卡瓦拉一時也沒了主意。
按照丁卡人的習俗,情敵較勁,相持不下時,是要在部落最受人尊敬的長老見證下當眾比賽的。文武都要比:武比力氣,通常是舉重;文比對歌,姑娘先唱,小夥應對。
先比力氣。卡瓦拉隨手一指,眾人順勢看過去,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場壩邊躺著一對碩大沉重的石磙。這兩個石磙是套在拖拉機上築路用的,幾乎沒人想到有誰能把它們舉得起來。坤森和果憨兩條壯漢卻毫不膽怯地走上前去,只見兩人各自深吸一口氣,憋足了勁,貓下腰,猛一運力,先後把沉重的石磙高高舉起,滿身黝黑的肌肉緊繃著。兩人還意猶未盡地舉著石磙原地轉了三圈,然後氣定神閒地站定,像兩座黑色的鐵塔,又像兩尊巍峨的雕塑,贏得場壩上的圍觀人群陣陣喝彩。第一回合,算是打了平手。
在對歌環節,卡瓦拉在自己的燉雞旁緩緩站起,一展銀鈴般的歌喉,即興唱道:“哥哎哥啊——雞苗三月到我家,百日辛苦養大啦;今日狠心把你殺,為了等到我的他!”
坤森趕緊接腔唱道:“妹啊妹哎——切莫傷心卡瓦拉,殺只雞仔不可怕。只要嫁到我家來,千隻萬隻任你抓!”
這時,果憨從樹後緩緩走出,邊走邊唱:“好姑娘,卡瓦拉——小雞小雞你莫怪,你是養家一碗菜;只要手腳都勤快,養得萬隻好雞仔!”
兩個小夥子歌聲嘹亮、粗獷,唱答都非常精彩,卡瓦拉和圍觀的眾人還是很難分出誰好誰孬,第二局兩人又打了個平手。
怎麼辦?聰明的卡瓦拉姑娘靈機一動,在部落最受尊敬的長老和眾姐妹的簇擁下,走到坤森和果憨面前,對兩個小夥子說道:“既然你們都說要娶我,那你們就在十天內為我做一件事,這件事要合我的心願。十天後在場壩上,你們當眾公佈所做的事。”卡瓦拉拿出一封疊成蝴蝶形狀的信,說:“我現在就把記載我的最大心願的信,交給尊敬的長老和我的姐妹們,到時候,由他們做主,決定由誰來和我一起端走燉雞!”
十天中,訊息不斷傳來:坤森整個家族都動員起來,準備了許多金銀財寶和綾羅綢緞,還派專人坐飛機到法國巴黎,為卡瓦拉購買高階化妝品。
果憨的訊息不多。有人看到他在中國醫療隊進進出出,還常常進入草原和森林深處;有人看到一些丁卡最有名的手藝人去了他家,家裡的燈光每天晚上亮到很晚;還有人看到他上城裡去過,誰也不知他在幹些什麼。大家知道果憨的家財根本不能和坤森家相比,實力太過懸殊,大家都為果憨捏了一把汗。
十天後的一大早,當太陽剛剛從樹梢升起,人們都紛紛湧向了熱鬧的場壩。
不一會兒,場壩的盡頭出現了載歌載舞的人群。坤森身著盛裝,身後跟隨抬著金銀珠寶和珍貴獸皮的隊伍;後面緊跟著的,是人們挑起的九十九套華美的服裝,還有九十九頭牛、九十九頭羊,華麗氣派,浩浩蕩蕩,引得一片讚歎聲。
直到這時,果憨才從容出場。伴隨著熱烈奔放的非洲手鼓,果憨身穿丁卡傳統服裝,顯得英姿勃勃;他象徵性地牽著一頭丁卡人求婚必備的公牛。簇擁著果憨的隊伍,主要由丁卡族的能工巧匠和身懷絕技的民間手藝人組成,他們高舉著三塊巨大的、用上等牛皮做的匾額,這匾額上懸掛展示的,是果憨在過去十天裡精心準備的求婚聘禮——
第一塊匾額上掛著的,是果憨苦心收集到的、卡瓦拉從小到大巧手編織的草編工藝品。那些栩栩如生的草編動植物,簡直巧奪天工:鳥兒能飛起來,猴子能爬上樹,大象能走到草原。
第二塊匾額上懸掛的草編工藝品,是丁卡族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古老草編工藝品,有些甚至已經失傳。這些都是果憨和眾多能工巧匠在過去十天裡,夜以繼日整理出來的。
第三塊匾額上懸掛的東西,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是果憨在中國醫療隊朋友的建議下,為卡瓦拉原創的草編作品申請的專利證書,使卡瓦拉最優秀的草編工藝有了權威認證和知識產權。
一邊是萬貫家財,誠心迎娶;一邊是體貼入微,助力創業。哪一個最合姑娘的心願?
難分難捨時,按照約定,尊敬的長老和眾姐妹走出了人群,他們用丁卡人優美的歌聲給出了答案:“草原上的獵物再多,也有打完的時候;手中有著萬貫家財,也有用完的一天;丁卡人靈巧的雙手,像尼羅河不竭的源泉;美麗聰明的卡瓦拉喲,快端起你珍貴的燉雞!”
在眾人的歡呼和祝福中,卡瓦拉和果憨,兩人幸福相擁,端著燉雞,共同走向鮮花盛開的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