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鈕開的“從頭開始”理髮鋪在縣政府附近的巷子,理髮的客人形形色色,更是經常會有機關幹部下班後光臨。老鈕的理髮鋪開張了幾十年,他一雙笑眯眯的小眼閱人無數,經他剃頭刀下剃的頭也數不清。
大家喜歡光臨老鈕的理髮鋪,原因有兩點。一是他的手藝好。只要客人簡單說出個髮型,並提出能有多長時間可以利用,老鈕必定會在規定時限完成任務。時間長有時間長的理法,時間短有時間短的理法。待老鈕將圍布從客人身上解下來,用時剛好一分鐘不多一分鐘不少。最後客人照照鏡子定會滿意地說,“好啦,就要這樣效果!”二是老鈕的口才好。他擅長跟客人聊天。不管內斂還是外向,不管肚裡有河流般墨水還是目不識丁,不管是大小領導還是修腳踏車的師傅,他總能和客人在兩句話後找到共同語言。因此,老鈕開的“從頭開始”理髮鋪,理髮的人喜歡來,不理髮的人也喜歡來。
一次,老鈕輪到給炸油條的老黃理髮,老黃看了一眼坐在角落裡新來的客人說:“鈕師傅,您還是給那位客人先理,我今天得閒,想多和您聊一會天。”新來的客人戴著墨鏡,老鈕對他眼生,就和他再次熱情地打個招呼道:“來吧領導,您是從外地新調過來?”客人推辭不掉,對老黃的好意連聲道謝,但對老鈕的問話未置可否。老鈕開始給客人理髮,老黃從領導話題開始,兩人有一句沒一句閒聊。老黃說:“鈕師傅,您這輩子,給最大的什麼官理過發?”老鈕道:“我剃過不少領導的頭,但到縣長書記這一級還真沒有。”老黃說:“那是,他們的頭,都喜歡叫年輕的姑娘用手擺弄。”老鈕笑道:“老黃,這倒也不是,官場剃?”
新來的客人頭被剃了小半邊。老黃的話音落地,老鈕拿剃頭刀的手忽然僵硬地停在半空。老鈕越看鏡子裡的客人,越像在電視上看到過新來的縣委書記,他慌忙丟下剃頭刀告罪。老鈕道:“領導,原來您是新來的梁書記!”老黃聽了老鈕的話,驚嚇得慌忙溜走。
梁書記用手指了指自己的頭,對老鈕笑道:“鈕師傅,您想丟手不幹?接著來!”老鈕侷促不安地看著梁書記,囁嚅道:“梁書記,您怎能將自己的頭,在我們這當地剃?”梁書記見老鈕說得坦誠,哈哈大笑起來,對老鈕說:“鈕師傅,我到您這兒不光是剃頭,也還想聽聽當地老百姓罵孃的話。”
梁書記經常悄悄光臨老鈕的理髮鋪,他們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梁書記越是平易近人,老鈕越是感覺對不住他。老鈕在給梁書記剃過頭後,經常抱歉地說:“梁書記,您的頭,送給我這個當地人剃,我感覺不合適哩。”但梁書記總是照照鏡子滿意地說,“好啦,就要這樣效果!”
不久,幾位前來理髮的客人閒聊。一人說:“老鈕,原先那個繆書記的頭,你為他理過嗎?”見老鈕邊回答說“沒有”邊搖頭,另一人笑道:“那個老繆現在出事了,聽說他提拔後亂來,當地群眾對他意見很大,上級也不滿意他搞假大空。他的頭,被上級給修理了。”老鈕聽到這話大吃一驚。此後,他再給梁書記剃頭,心裡就特別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