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髮師奇遇

[ 現代故事 ]

劉暢出生在一個小山村,家境貧寒,他沒別的本事,就喜歡給人理髮,而且還無師自通。打15歲起,便以此為業,走街串巷為鄉親們理髮,辛辛苦苦地攢錢。終於在20歲那年,劉暢實現了願望,去省城的美容美髮學校,正規地學手藝。

省城什麼都貴,學習之餘,劉暢在大橋洞下襬了個攤子,給路人理髮。來找他理髮的大多都是窮苦人,不挑樣子,只為個簡單利索。可是這天,攤位前突然來了個年輕姑娘,問:“你……能幫我剪個發嗎?我……只有五塊錢。”

劉暢打量著眼前的女孩,一身樸素的衣褲,梳著兩條長辮子,看起來也像是剛來省城的農村妹。

“行,只要你不嫌棄我手藝差。”劉暢問姑娘想剪個什麼樣的髮型。她支吾著說:“請幫我剪個……像……城裡人的髮型。”

原來,姑娘是來省城找工作的。可是來了好幾天,卻始終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她聽小姐妹建議,便決定改變一下形象。

劉暢發現這姑娘頭頂竟然有三個旋。老輩人說,頭頂三旋的女人厲害。劉暢只覺得,這三個旋的頭髮不好擺弄,好不容易梳理好頭髮,他手裡的剪子上下翻飛,嘁裡喀喳,不一會兒,姑娘的長髮變成了俏皮素雅的扣邊短髮,既減齡又清純。還別說,髮型變了,這人的氣場馬上不一樣了,還真有點兒城裡姑娘的樣子。

那姑娘前前後後地照著鏡子,似乎很滿意,連連道謝,臨走的時候還說,這次找到了工作一定會回來補給他工錢。劉暢笑著搖搖頭,說只要滿意就好,臨了還祝福姑娘馬到成功。

倒不是真的想要回錢來,只是盼著能再見那姑娘一面也是好的。可是這姑娘卻一去不復返,再也沒有來過。劉暢失望了一陣,慢慢也就忘了這件事。

轉眼幾年過去了,從美髮學校畢業的劉暢,到幾家省城的美髮店打工,手藝歷練得越發爐火純青。見識多了,他的眼光和設計品位越來越好,就連店裡的老師傅都誇他有天賦,該著吃這碗飯。

這時,城裡的美容美髮店流行顧客點名服務制,劉暢因為手藝好、腦子靈,積攢了不少大客戶。劉暢覺得自己既然可以獨當一面,憑啥還給人家打工呢,反正手裡攢了幾個錢,乾脆出來賃家店單幹。

劉暢看見一家店在出兌,位置好價錢也不貴。店主是個絡腮鬍,說家裡出了事,急著要趕回去,這才忍痛低價出兌。劉暢以為撿了便宜,當即就交錢盤了下來。哪知道,他前腳給了錢,後腳就有人上門要拆,說這是違建,早就發過了告示。

店拆了,絡腮鬍也不見蹤影,血汗錢被騙,劉暢傷心不已,不得不再次出去打工。吃一塹長一智,這一次,劉暢不僅苦心鑽研技術,更留心觀察店主的管理方針,遇到問題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該怎麼處理。

就這樣,又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劉暢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有了屬於自己的店,也算在省城立下了腳跟。這天路過當初那個橋洞,劉暢感慨不已,想到自己在這裡奮鬥十年,經歷了多少坎坷,如今年過三十,卻依然孑然一身,難免有些淒涼之意。

劉暢的新店開在住宅區一家超市旁邊,因為來往客人多,聚集了不少擺攤的小販。其中有個叫娟子的女人,經常在這兒賣菜。她的菜比超市新鮮還便宜,因此很多人都來光顧她的攤子。說起來這女人三十左右,可由於臉上和手臂上有些燙傷的疤痕,平白顯得老氣了不少。娟子大概是個單身母親,獨自帶著個兒子,五六歲的樣子,因為留著個可愛的蓋兒頭,被大家喚作小蓋子,孩子總喜歡到劉暢的美髮店來玩。

說是玩,更準確地說是搗亂。這個歲數的孩子,正是人嫌狗不待見的時候,十分頑皮。可劉暢卻很喜歡這個孩子,總覺得他面熟,好像在哪兒見過似的。娟子忙著賣菜,經常顧不上照顧孩子。這天,她上門來接孩子,順便道歉,說打擾了劉暢他們做生意,把賣剩下的一筐菜送給他們吃。劉暢笑著推辭道:“大姐,你不用客氣,孩子來玩,店裡顯得熱鬧,有人氣兒。菜你拿回去吃吧。你看我們,從開門忙到晚上,手都閒不下來。幾個老爺們,哪有時間做飯啊?一會兒買點兒盒飯湊合一下算了,給我們也是浪費。”

娟子一看也是,就把菜拿走了。可是到了中午,她竟然把菜和飯都做好了,送到店裡,熱情地招呼著:“你看,孩子總麻煩你們,我們娘倆也吃不了多少,索性多做點兒,給你們送來了,快趁熱吃吧!”劉暢和搭檔三個人一陣感動,大家吃著娟子做的飯,一個勁兒感嘆,說都不知道多久沒吃過這樣的家常飯了,真是好吃。

娟子見大家愛吃,竟然每天中午都來送飯,總之是她賣什麼菜,送來的就有什麼菜,花樣翻新,大家讚不絕口。不僅送飯上門,還幫著刷鍋洗碗。這下,輪到劉暢不好意思了:“大姐,你也不容易,賣菜賺個辛苦錢,這每天給我們送菜送飯的,讓你搭錢還受累,實在不好意思。要不這樣,以後你幫我們做飯,我們每個月給你2600塊錢,你看行不?”娟子起初不願意收這麼多錢,可是見劉暢他們三個態度堅決,不收錢就不吃她做的飯,也就答應了。

此後,小蓋子來店裡玩的時候更多了,娟子去上貨,也會把孩子放在店裡,讓劉暢他們幫忙帶一會兒。隨著交往的增多,別看娟子相貌不濟,可劉暢竟不知怎的,對她心生了一種別樣的情愫,說不上是同情、依賴,還是情愛。總之,娟子和孩子帶給他一種溫暖的感覺,讓他覺得親切踏實。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一碗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