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機關大院的綠地中間,新建一座鋼筋水泥涼亭。涼亭刷什麼顏色呢?辦公室主任來請示分管的田副局長。田副局長把頭探出樓窗看了看,說:“刷綠色,與周圍環境和諧。”
主任領命,僱來工匠開始粉刷。剛刷一半,局“二把手”劉副局長從大門外進來,站在涼亭邊上與主任比比畫畫地說:“刷綠色和草地顏色太雷同,顯得單調,應該突出特點,刷赭色比較合適。”主任想想有道理,於是吩咐工匠重刷。
第二天,去外地開會的局長回來了。一進大門就望見涼亭。他皺著眉,把主任找來責問:“好好一個涼亭,怎麼刷成了寺廟的顏色?”主任說了兩位副局長的意見,局長依然皺眉,揹著手圍著涼亭邊踱步邊端詳。過了一會兒,他眉頭舒展,指示主任改刷白色,還講出一套理論:白色與草地反差強,素雅、大氣,喻意高潔、清廉。
第二天,潔白的涼亭立在綠草中間,很是醒目。
十幾天後,縣長來局裡檢查工作。他眼泡略腫,瞳孔佈滿血絲。原來,他這些天因老母親病故哀傷過度。他望見涼亭,扶了扶眼鏡,面露不悅,問陪在身旁的局長為何把涼亭弄成白色,有點兒像靈棚。局長頓時慌張,忙問刷什麼顏色合適。
縣長摘下眼鏡擦拭著說:“建涼亭是為美化環境,想要環境美就得保持原生態,明白吧?”
局長皺皺眉,勉強點點頭。縣長沒具體說顏色,他也不好意思深問。
工作檢查完畢,縣長離去。局長問主任:“原生態是什麼顏色?”
主任猶豫地回答:“原生態?我也說不準,大概……也許……可能就是原來的顏色吧?”
局長一拍腦門兒,說:“有道理,刷灰色!”
又過了幾天,來了位市裡的領導,看見涼亭問局長:“這亭子是不是剛建完,還沒刷顏色?”局長說:“刷了幾次都不太合適,您看什麼顏色好?”
市領導振振有詞:“涼亭是優美環境的標誌,色彩既要與周圍協調,又要突出特色,還要高雅不俗。至於具體刷什麼顏色,你們認真考慮一下。”
局長使勁兒皺眉,心說:“一座‘破’涼亭惹出這麼多說道……”
第二天,涼亭不見了。局機關大院的綠地一片空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