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在小鎮上,寂靜的東街漸漸喧鬧聲起,賣早點的小攤販紛紛擺攤開張。
一輛賓士停在家店鋪前,下來個四十多歲的微胖男子四處張望。
“你車子不能停在那兒,擋了店家的門臉不好做生意的。”對面羊肉館走出個幹練女子說道。
男子抬頭看了看那店鋪招牌上的四個大字“春江水暖”,不在意地說:“現在還不到七點鐘,誰會這麼早來買暖氣片啊!”
“孟大發,你有沒有文化名句‘春江水暖鴨先知,賣爊鴨的。”女子一臉不屑。
孟大發走進羊肉館:“芳華,咱家這店還是老樣子啊,現在生意咋樣?”
芳華冷著一張臉說:“這店當初離婚時就跟你沒關係了!”
這時有人喊道:“這是誰的車啊,也沒留個挪車電話,我店門都沒法開了,咋賣早點啊!”
孟大發連忙跑出了小飯館,對喊話的中年人笑道:“真不好意思,就您這店名我還以為是賣水暖器材的,想著不會這麼早開門……”
孟大發把賓士開到一邊停好,又回來跟爊鴨店老闆套近乎,得知對方叫趙漢平,是三年前才來到東街開店賣爊鴨的。
整整一上午,孟大發就在東街做生意的商戶店面裡挨家轉悠,李芳華冷眼旁觀,對趙漢平道:“不知這缺德鬼又在打什麼歪主意?”
原來這孟大發本也是東街人,還是李芳華的前夫,從包工頭幹起到在鄰鎮開了一家小型房地產公司,就不安分地找了個小三,最後“東窗事發”,李芳華堅決地跟他離了婚。
李芳華秀眉微蹙:“孟大發這人我太瞭解了,無利不起早。他這次從鄰鎮路遠迢迢開著賓士回來,絕不僅僅是為了’衣錦榮歸來炫耀的!”趙漢平聽了若有所思。
一晃就到了中午,孟大發走回“春江水暖”店裡,點了半隻爊鴨一瓶啤酒,邊吃邊和趙漢平搭話:“鴨子味道不錯啊,鮮香軟嫩,趙老闆您廚藝高!”
趙漢平微微一笑:“這爊鴨在我家鄉那可是歷史悠久,幾百年前就有‘自古原野飛禽集,獵取爊煮換米炊的民謠了!”
孟大發說:“不過我看現在這都飯點了食客卻不太多啊,您這店也不是很賺錢吧?
趙漢平淡淡道:”晚上有夜市,就熱鬧了。“說罷進了後廚沒再出來。孟大發略感無趣,叫服務員打包了鴨子和啤酒,帶回東街唯一的小旅館,在客房裡一邊吃喝一邊拿出紙筆記錄自己一上午的”調研“成果。
他這次回來,果真是有目的的……
城市管理線上。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
電話那端傳來一個男子略微耳熟的聲音:”我要投訴東街……“
趙芸原本飛速將資訊輸入電腦的手指在鍵盤上略一停頓,但最終還是一字不誤地將對方的投訴內容記錄了下來。
2、
夜幕降臨,東街燈火通明,這裡的小吃夜市果然很熱鬧。大部分小飯館都把攤子搭出了門臉之外,在路邊擺起了桌椅招待食客。
緊挨著”春江水暖“的攤檔是賣炒田螺的,一個帥氣的小夥子熟練麻利地翻炒著鐵鍋裡的田螺:熱油鍋下姜蒜爆香,下豆瓣醬炒出紅油,下幹辣椒段炒到深色,加水淹過田螺,最後加八角桂皮香葉茴香煮到收幹,炒田螺的香氣濃郁地散發在空氣中,吸引了不少人光顧。
孟大發也在田螺攤找了個位子,要了一盤炒田螺和兩瓶冰啤酒,慢慢地邊吃邊喝。不過他不住地四外張望,明顯心思並不在口腹之慾。
忽然一個賣羊肉串的推著還燃著火的小車狂奔,嚷著令小販們最心驚膽戰的四字”魔咒“——城管來啦!
那些傢什簡單的流動攤販飛速收拾好東西撤離,有門臉房的攤主則趕緊把擺在路邊的桌椅往屋子裡搬,小小的東街立刻亂得雞飛狗跳。
炒田螺的小夥也忙不迭地把桌椅往爊鴨店搬,搬到孟大發這一桌時,孟大發死活不幹,說沒吃完就不挪地兒,硬生生等到了城管員趕來將田螺攤抓了個正著:”小蘇南,你又把攤檔擺在露天了,這回’人贓俱獲沒話說了吧?“
小蘇南狠狠地瞪了孟大發一眼,孟大發只當沒看見,心裡暗笑:等的就是這場面。
城管員還要繼續教訓小蘇南,趙芸從爊鴨店裡出來,說道:”關隊,你批評的對。我早就讓他別擺路邊攤了,多影響街容啊,以後我會讓我爸盯緊!“
關隊長對趙芸說:”小趙,你也是咱城管局的工作人員,得以身作則啊是不是?其實你家把店裡租出一角給這個賣田螺的完全多餘,是自找麻煩!“
小蘇南不服氣道:”我這攤子有營業執照,還有衛生許可證,手續齊全。不就是擺到路邊了嗎?這也是為了方便食客們……“
關隊長冷冷地截住話頭:”可是有人投訴,我們就得管。你這些東西先沒收了,明天跑一趟隊裡受罰認領,反正你也不是第一次去了。“
關隊長指揮兩個隊員把田螺攤的桌椅鍋碗啥的都扔上了執法車,孟大發藉口沒吃完就不給錢,連賬都不結就揚長而去,氣煞小蘇南。
趙芸回到店裡,趙漢平問女兒:”關隊長說接到了投訴才晚上來‘掃街的,你上班時就沒聽到點風聲?“
趙芸嘆口氣,說那個投訴東街小攤販和夜市的電話就是她接的,但是為了職業操守不能洩密啊。
小蘇南走進來:”趙叔,小芸做得對,我們不能影響她的工作。其實咱東街的各種特色餐飲都很出名,還吸引了別區的食客來光顧。但就是東一攤西一檔的太零散混亂了,要是能徹底解決這個大難題就好了。“
趙芸笑道:”小蘇南,謝謝你的理解。“
趙漢平看著倆年輕人之間的語態神情,心裡輕輕嘆了一口氣,若干年前的一段塵封往事又浮上了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