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雨未停,黃昏時街燈四起,地面被路燈映出瀲灩流光。辛嘉在公司樓下接到母親電話時,她尚未撐開手中的雨傘。訊息並不令人開懷,外公前段時間左腿受傷,行動不便,而外婆近來身體狀況也不好,二老身邊需要人照顧。
母親遲疑著問辛嘉,能否將工作暫緩,回老家暫時照料幾日。她思忖近日剛完成一個繁重如山的專案,請年假可行,未作猶豫便答應了。
結束通話電話後,細雨如絲落在眉睫,引得愁緒不斷。辛嘉想起上次見外公外婆是在幾個月前,那時他們依舊前後忙碌,為她的歸家歡欣不已。可畢竟年歲已高,病來如山倒,與老人的每次分離,都是倒數的告別。
請假事宜辦得很快,兩天後辛嘉乘坐前往福州長樂機場的航班,一路輾轉不停,只為抵達童年於東海沿岸的閩地,那裡氣候宜人,四季溫潤安寧,是茶葉生長的天然寶地。5歲那年,父母因工作投身到西北建設,她被送往外公身邊寄養,直至小學四年級才轉學到福州市區。其間幾年光陰,是田野上奔跑不停的歡樂時光,是故鄉井邊蓊鬱茂盛的參天榕樹,也是兩位老人照顧關懷下的快樂童年。
航班即將降落時,綠意如蓋鑽進辛嘉的眼簾。她彷彿重回蟬鳴四起的夏季,聽見街頭巷尾的叫賣聲,在餘熱未散的晚風中,嗅聞一縷清香飄散,專屬於閩地的茉莉茶香。
2、
記得那時初到古村落,年幼的辛嘉極度不適應。沒有玻璃櫥窗中的精緻商品,缺乏任意選購零食的機會,外公外婆所生活的小鎮一隅,發展的腳步彷彿被時光拖住,如此緩慢寧靜。
她知道父母工作不易,使過幾回小孩脾性後就作罷,安心跟在長輩身後。那樣的生活後來她總算尋覓到樂趣,可以和同齡夥伴玩耍到酣暢淋漓,滿身是汗也不覺疲累;也可以外出看各種植物,四季芳香不斷,她戴著外婆編織的花環到處亂跑,銀鈴般的笑聲灑落原野。
而最喜歡的,還是夏日時節。
村子盛產茉莉花,每逢盛夏,香氣便縈繞飄散。她跟隨外婆一起去採花,提著竹編小揹簍穿梭在綠叢白花中,感覺自己似人間仙子。大暑前後,烈日當頭,她邊摘邊玩,幾乎忘卻炎熱了。直到疲憊不已時,便躲在林蔭道旁的樹下睡覺,蟬鳴聲無處不在,卻讓人覺得安心。
傍晚時分回到家,先暢快地吃掉幾塊外婆放在井水中冰鎮的西瓜,然後她溜到作坊中看外公做茶。新鮮採摘的茉莉花,嫋嫋香氣瀰漫整個房間。經過工人挑選後,外公開始窨制,他不時翻動降溫,讓花朵與茶葉在交雜間呼吸新鮮空氣,締造融合之味。
辛嘉不懂為什麼要這樣,撐著下巴聽外公講:“福州茉莉花茶手工製作很麻煩,需要將茶葉和花朵進行混合,然後在逐漸涼爽下去的午夜進行散熱。我現在進行的這個過程叫做窨制,讓花香滲入到茶葉中……”
她聽得似懂非懂,只覺得自己似乎置身於香氣王國。繁雜工藝在夜間進行,後來辛嘉實在扛不住,便窩在板凳上沉沉睡去,朦朧間察覺到外婆進來,然後是細碎的說話聲,後來不知道被誰抱起。等她翌日甦醒過來,熾熱陽光破窗而進,昨夜的茶香與花香似乎是一場夢。
3、
但那並不是夢。
不久後,外公將新做好的茉莉花茶拿來給外婆和她品嚐,老式的搪瓷杯,隨意丟進一小撮茶葉,注入熱水後香氣便嫋然而起。他們坐在院落裡喝茶,直到夕陽跌落山頭。晚飯後茶味淡去,外婆拿著舊蒲扇給她講故事。那是月漫清輝的夏夜,她躺在竹榻上能夠清晰地看見夜幕中繁星閃爍,耳邊是外婆哼唱的閩地歌謠,究竟唱的是什麼,她聽不出來,只覺得旋律動聽,嗓音溫柔。
她在外公外婆身邊度過了5載季節流轉,每年夏天都在茉莉花茶的香氣中做了很多清甜美夢。她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小小年紀已經非常愛喝茶。知道外公做茶的過程,明曉如何分辨花茶的等級,後來竟也能夠嗅聞和感知那些自然香氣的好壞。
辛嘉剛過10歲,因母親工作調動,她離開村子回到城市求學,如此一別,便是10多年。暑假時也多是去參加各種興趣班,再也不像之前那樣痛快地擁抱整個夏天,而她與外公外婆的見面也十分短暫。時間馬不停蹄,終於在25歲這一年,她再度於春和景明之際回到這裡。
老屋經過翻修,生活設施齊全,留在村子裡的年輕人不多。隨著經濟發展,這裡種植茉莉花和手工製茶的人越來越少,外公是為數不多的一個。可他逐漸老去,各方面都不似前些年那般。辛嘉見到他時,老人拄著柺杖,依舊和善慈祥,可眼角的皺紋卻流露著歲月的無情。辛嘉想起多年前那個精神矍鑠、徹夜做茶的老人,不禁眼眶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