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遣送暗較量

[ 現代故事 ]

成立於1995年7月10日的天河監獄,又名北京市外地罪犯遣送處,擔負著將在京犯案的外地服刑人員遣送回原籍服刑的任務。20多年來,他們跨越了30個省份,累計行程超過百餘萬公里,遣送過近16萬人次。

清身檢查避危險

2019年12月4日下午6點,載有數十名同省級服刑人員的列車,緩緩從北京西站開出。10多個小時後,他們將隨列車返回家鄉,進入當地的監獄服刑。這是北京天河監獄的“常規動作”,除去春運、暑運期間,北京天河監獄的遣送行動,基本保持每週一次。

遣送服刑人員,容不得半點差錯。遣送前,民警要對服刑人員全面清身,耳朵、嘴巴也不能放過。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服刑人員將鋼絲、牙籤等細微的違禁物品帶出,導致危險發生。遣送過程中,武警一路持槍護送,民警每隔兩個小時輪班值守,以防止各類突發事件出現。

23歲的張某,已經在天河監獄服刑半年時間。12月4日下午,當民警點到她的名字時,她才知道,自己要被遣送回家鄉服刑了。2012年,專科畢業的她,獨自來到北京打拼。起初是做設計工作,幹了沒多久,進入一家電信詐騙公司。擔任業務經理半年多的時間,她詐騙了100多萬元,終因詐騙罪獲刑11年,隨後,進入北京天河監獄服刑。

接到被遣送的通知後,當天下午4點,張某和其他幾十名同省籍服刑人員,被民警從各個監區帶入集中大廳。她的右手和另一名女性服刑人員左手銬在一起。她們坐在藍色的布制包裹上,在民警的安排下,核對入獄時的貴重物品、身份證件,等待清身。

民警把服刑人員所穿的衣服鞋襪,包括可能藏有細小物品的耳朵、嘴巴,都細緻地檢查了一遍,以防止有夾帶違禁物品的情況發生。即便鋼絲、牙籤一類微小的違禁物品,都有可能在遣送的路途中導致危險發生。因此,民警們很仔細,用手一一摸過他們的衣物。檢查完畢後,服刑人員依次登上開往北京西站的汽車。遣送民警宣讀紀律,“現在進入非常時期,凡有擅自行動者,從嚴懲處,一切行動必須服從民警指揮……”

遣送部署需謹慎

接近下午5點,天色漸晚。此時,是北京的晚高峰,有些路口開始堵車。遣送民警格外緊張,認真打量著車內車外的異動。

押運車隊前方,有一輛警車開道。車隊開到十字路口時,它會超到車隊前方,停在路邊,阻擋個別社會車輛插入遣送車隊中間。車隊透過後,警車再迅速超車趕到下一個路口別車,如此反覆。與此同時,北京西站的遣送民警、武警以及鐵路公安,早已提前在車廂內外部署了警戒。服刑人員到達後,在民警的護送下,從出站通道進入站臺。一切準備妥當,綠皮火車緩緩開出北京西站,一處流動的“臨時監獄”又出發了。

幾名女性服刑人員,坐在車廂的後部,張某則坐在靠過道的位置。遣送車廂的座位,不是隨意安排的。服刑人員坐在哪裡,和誰坐在一起,監獄在前一天開會時,都會部署。部署會議上,各個監區會彙報服刑人員的服刑改造、危險評估和現實表現等情況,隨遣的醫生,也會彙報服刑人員身體狀況和疾病情況。民警們會根據這些資訊,提前為他們安排座位。

同案和同一案種的服刑人員,不能坐在一起;表現好的或者刑期短的坐在靠窗和過道位置;表現好的服刑人員監督表現差的,以確保遣送期間的安全。遣送事宜屬絕密,服刑人員在臨行前才會得知訊息,負責遣送的民警也不過是在部署會議上,才得知遣送的目的地和服刑人員資訊。

下午6點左右,已經是飯點。民警挨個給服刑人員們發放麵包、火腿腸和礦泉水。隨行醫生同時給患病的服刑人員發放藥物。除了這些食物、藥品,服刑人員的座位周邊,沒有任何其他雜物,如餐盤或窗戶上的安全錘。民警休息區域和服刑人員座位之間,隔著一層簡易的布簾。服刑人員安置完畢後,民警開始入座休息。為了確保任務順利完成,值班的民警,兩小時換崗一次,武警全程持槍護送。

穩定情緒是職責

53歲的遣送民警王春明,參加工作已經14年。遣送任務路途遙遠,常常要跨越多個省份,因此,他早已習慣在衣櫃裡備好四季的服裝。遣送過程中,由於長期蜷縮在列車座位上,他的腰肌、頸椎,出現了各種問題。由於工作的保密性質,王春明的家人從不知道,他出差去往何處,只能叨叨兩句,“幾天回來”,“注意安全”。

14年的遣送工作,王春明經歷過各種突發情況。2016年,他們遣送服刑人員去往雲南,車程40多個小時,在經過山區時,突遇洪水將道路沖斷,列車突然停了下來,一停就是10多個小時。食物和水儲備不夠,王春明只能把民警的食物和水,提前分發給服刑人員。車上沒有訊號,他們便在窗戶邊來回晃動手機尋找訊號。最終,他們在車廂銜接處打出了彙報電話。

除火車遣送,王春明還會時常參與汽車遣送,通常是600到800公里距離內,可以當天到達。雖然路途較短,但遣送過程強度卻更高,壓力更大。由於交通狀況、天氣變化、社會車輛等等因素,他們會面臨更多的問題。他還記得,有一次,跟隨汽車將服刑人員遣送至河北。途中,一名服刑人員絕食,全程躺著閉上眼睛不說話。焦急時刻,車子又在河北境內堵了4個多小時。他們只能不斷對該服刑人員進行教育談話。

遣送途中,無論出現何種突發情況,確保服刑人員情緒的穩定,是民警們的首要職責。在王春明看來,服刑人員的情緒和諸多因素有關,路途長短、天氣溫度,甚至他們個人心理素質,都會影響到情緒。為了穩定服刑人員的情緒,民警們需要從各方面進行細緻入微的照顧。夏季車廂內會出現陰陽兩面,陽光直射的座位溫度更高,他們需要不斷和列車員聯絡,調節列車溫度,並多分發礦泉水。一旦服刑人員之間發生爭執,民警首先會將他們分隔開,再帶到車廂協調處理。

看似平靜的車廂裡,暗流湧動。王春明多年的經驗判斷,有時服刑人員故意挑釁,和民警的一個眼神對視,都充滿較量,“他也在試探,就看你能不能從心理上把他壓制住。”

早上7點40分,列車到達終點站。當地監獄民警和武警、鐵路公安早已在車站警戒等候,這批服刑人員的檔案移交至當地監獄後,遣送任務圓滿完成。民警坐上返程的大巴,短暫休息後,他們將返回北京。重任在肩,過程煩瑣的遣送任務,容不得半點差錯。一旦出錯,沒有做檢討的機會,“脫下這身衣服,就得穿上那一身衣服。”一位民警打趣道。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徒步翻越大雪山
下一篇: 仇人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