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時速運物資

[ 現代故事 ]

1、難忘入朝前夜

王仁山出生於1928年。在抗日戰爭的炮火中,他跟著父母四處逃難,13歲時被送到汽修廠當學徒。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廣西南寧,他路遇解放軍,幫他們修了一次車,從此走上了參軍報國的道路,成為第四野戰軍汽車一團的一名汽車兵。

1950年10月8日,連隊例行車輛保養。入伍不到一年的汽車兵王仁山正躺在車底下檢視底盤。3個月前,他所在的汽車團隨第四野戰軍13兵團輾轉各地執行運輸任務,剛剛到達鐵嶺,加入東北邊防軍。突然有一天,一陣緊急集合哨響起,王仁山心頭一緊,快速從車底爬出來跑到佇列裡。此時的朝鮮,戰爭已經爆發4個月,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審時度勢,將東北邊防軍改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準備派往朝鮮前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作為後勤保障的重要力量,汽車團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一陣急促的哨音意味著什麼,王仁山心裡很清楚。

指導員的動員慷慨激昂,官兵們摩拳擦掌。王仁山也早就期待著這一天。10月19日,在夜幕掩護下,王仁山和戰友們作為第一批入朝的後勤部隊,也是首批進入朝鮮的志願軍部隊,開始了行動。

王仁山永遠記得:“在臨江,炊事班給我們改善了一下伙食,大家吃得很飽。都是年輕小夥子,平時說說笑笑,但這一次,大家沉默著一言不發。飯後,我開著一輛裝滿軍用物資的大車,穿過鴨綠江,直奔朝鮮三浦裡一帶。一路上,儘管夜色朦朧,仍能看到城市到處是殘垣斷壁、人煙稀少。”狡詐的美軍很清楚運輸線對志願軍的重要作用,一旦掐斷,就掐住了志願軍的咽喉。所以,敵機瘋狂封鎖我軍運輸線,造成汽車運輸部隊的巨大傷亡,有時汽車兵傷亡率並不少於前方參戰部隊。

最初一段時間裡,王仁山和戰友們穿梭在祖國和朝鮮之間,把物資送到朝鮮作戰前線指定地點,然後返回國內駐地。隨著戰場的深入推進,物資由火車運到朝鮮境內,汽車兵不用返回國內裝物資,全部在朝鮮境內活動。

2、手腳不聽使喚

與敵人的第一次交鋒很快到來。地點是順川附近山脈。當時,王仁山完成運輸任務,開著空車返回。朝鮮山多,他剛繞過一個山頭,一架敵機突然趕來。這時候天已大亮,王仁山完全暴露,敵機立即調整角度,向他俯衝而下。45度,這是最危險的攻擊角度!王仁山輕踩剎車,汽車迅速隱藏。好在朝鮮北部地區山高林密,連綿起伏。公路在層巒疊嶂的群山中盤旋上下,一邊是抬頭不見天日的絕壁,一邊是低頭不見底的深淵。王仁山快速駛出暴露地段,貼到山根底下——這是盲區。敵機一陣狂轟濫炸,他和助手毫髮未損。敵人氣急敗壞,立即掉頭,再次俯衝。王仁山又加足馬力,轉到另一處山根。

敵機反覆盤旋,追著掃射。王仁山來回周旋。過招幾個回合,到附近觀察的我軍防空哨兵發現了,立即跳上車,將他引導到樹林隱蔽點。大家檢查車輛,發現車廂被敵機打了兩個大洞。

又一個晚上,王仁山駛到江原道的鐵原郡附近,那天月亮格外明亮,王仁山並沒有開車燈,仍然被敵機發現了。一陣呼嘯,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從天而降。原來是一顆凝固汽油彈,在距他3米多的後方爆炸,燃起熊熊大火。一旦汽車遭遇凝固汽油彈,幾乎沒有逃生的機會。而在敵機轟炸時,汽車兵往往只有捱打的份兒,毫無還手之力。

王仁山想,這下完了,條件反射般跳下車就跑。匍匐在路邊溝中,他第一次感到死亡如此逼近自己,連手腳都不聽使喚了。緊接著,汽油彈爆炸,使這裡亮如白晝,汽車無形中成了靶子。“必須馬上脫離危險!”他命令自己和助手。兩人一躍而起,開車迅速逃離。敵機再次返回實施攻擊,可王仁山他們已經藉著沖天火光的掩護,消失在夜色中。

膽子一天天練大。起初,敵機一來,他們就趴在地上不敢動。時間長了,他們逐漸發現並摸透了規律,開始在戰術上和敵人周旋、鬥智鬥勇。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麵攤
下一篇: 溪降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