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樸亭,男,中共黨員,他出身農民工,由於工作出色,在中國中鐵二局轉成正式工,後來又成為中鐵二局深圳公司東莞地鐵1號線專案部黨委書記。說他“傳奇,成為創新管理的領頭人。他先後被評為國務院國資委“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國務院國資委“優秀共產黨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並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一項。
一馬當先
馬樸亭出生在川陝革命老區蒼溪縣。1991年,他懷著“闖出一番天地”的理想,離開老家,到中鐵二局建築處打工。由於幹過各個工種,他很快就適應了建築處的工作。因為一直有個當兵的願望,1994年,馬樸亭又轉崗到中鐵二局公安處第七公安分處第四派出所當上了協警。雖然是“編外警察”,馬樸亭也幹得風生水起,在這段時間裡,他曾經抓到過公安部通緝的“紅通”要犯,也曾在四小時內破獲特大盜竊案,其所在派出所多次受到上級表彰。
2000年,馬樸亭又回到了建築一線工作。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那時馬樸亭正在成都曦城專案部工作,他受命組建第一支100人的搶險突擊隊,趕赴汶川地震災區。
當時災區情況未明,面對未知的危險,大家還是有些猶豫的。這時,專案經理張華大聲地說:“我是共產黨員,我報名。”隨即泥工班長張清也說:“我也是黨員,給我報上。”黨員機修工周德全也擠了上來……在黨員的帶動下,不到一個小時,就有100多人報名。
當時的場面觸動了馬樸亭,他覺得黨員是好樣的,便萌生了入黨的想法。
5月13日凌晨四點,包括馬樸亭在內的300名搶險突擊隊隊員到達都江堰,與先期到達的中鐵二局人員會合,成為第一支進入都江堰的央企搶險隊伍。在都江堰,他們先後發現70多名被埋人員,其中12名是倖存者。
5月28日一早,馬樸亭帶領21名隊員,奔赴深山中的燕子巖大橋,搭設腳手架加固橋墩。從紅白場到燕子巖有八公里,沒有路,越往裡走越危險,但看到前面山谷裡鮮紅的黨旗迎風飄舞,馬樸亭知道,黨員同志已在他們之前向廣嶽鐵路的深處挺進了。當天晚上,為了搬運施工材料和工具,他們在這條“死亡之路”上來回跑了四趟。經過兩天兩夜連續作戰,並在斷糧一天的情況下,馬樸亭和隊友們按時完成了搶修任務。
後來,專案部的領導去災區一線看望搶險隊員,問他們還有什麼需要,馬樸亭脫口而出:“我想入黨。”說著,馬樸亭從工具包中拿出記事本,鄭重地寫下入黨申請書,上面僅有一句話:“如果我不幸遇難了,這就是我的遺書;如果我還活著,這就是我的入黨申請書。”
6月4日,中鐵二局黨委在廣嶽鐵路搶險現場,舉行了“抗震救災火線入黨宣誓儀式”.面對黨旗,馬樸亭舉起右手莊嚴宣誓,成了一名光榮的預備黨員。
情繫民工
由於表現優異,幾年後,馬樸亭破格由農民工轉為正式工,從工人做到了管理幹部,後來成了中鐵二局東莞地鐵1號線專案部黨委書記。雖然當了領導,但是在工人們的眼裡,馬樸亭還是那個“老馬”,處處為農民工兄弟著想。
2019年12月10日上午,馬樸亭正在辦公室埋頭工作,突然,他聽到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緊接著,保安隊長趙雲海滿頭大汗地衝了進來,說一家勞務公司拖欠農民工的工資,導致工人們情緒激動,開始鬧事。
馬樸亭很快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馬上安排趙雲海先去生活區安撫被欠薪的農民工,防止其情緒失控,他自己去聯絡該公司的負責人。
馬樸亭當過協警,對法律條款非常熟悉。他給那個負責人打了個電話,電話裡,馬樸亭情真意切地說:“我們現在是法治國家,一切都得按照法律來辦。你想啊,這麼多的農民工一旦鬧事,會鬧成什麼樣?你能控制得了嗎?出了事,不論大小,從根上說,首先就得你負責,更何況你這樣的行為,本身已經觸犯了法律。”經過反覆溝通,那個負責人最終同意拿出250萬元來支付工資。
沒想到好事多磨,12月20日下午,馬樸亭又接到電話,說發放工資的人僅發了30多萬元,就攜款跑了。馬樸亭一下子就急了,安排專案上的人兵分兩路去追,他毅然決然地說:“一定要把他追回來,絕對不能讓他把農民工的錢卷跑了。”
馬樸亭一邊趕路,一邊給那個負責人打電話。終於,在去深圳的高速路口追上了發工資的人。經過再次協商後,對方終於答應繼續為農民工發放工資。
第二天清晨五點多,馬樸亭一行人趕回專案部,立刻組織農民工發放工資,錄影拍照,全程監督,直到工資全部發放完畢。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為了維護農民工的權益,馬樸亭經常四處去討薪。截至目前,他幫助農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資910多萬元。
為了保障更多農民工的利益,馬樸亭還運用法律知識,為公司起草了《農民工法律援助辦法》《農民工維權管理辦法》《農民工義務權利告知書》等六份檔案。有人說這事本不該他管,可馬樸亭總笑呵呵地說:“我也曾是農民工,知道他們不容易,需要更多人的幫助。”
不可貌相
說起農民工,一般人或許會認為他們文化水平低,思想滯後,如果以這樣的眼光來看待馬樸亭,那就把他大大地看“扁”了。2016年初,馬樸亭臨危受命,被派往中鐵二局深圳公司鎮龍專案,因為那裡施工形勢十分嚴峻,被業主點名批評,信譽墊底。馬樸亭到了那裡,有的放矢,真抓實幹,經過半年努力,專案的被動局面徹底改變,工地面貌煥然一新。到2016年9月底,施工生產再創新高;10月6日,提前一個月完成蓋板澆築,受到業主稱讚。不僅如此,馬樸亭還把“網際網路+”的創新管理模式運用於實踐,實現了農民工實名制管理。
一次記者來採訪,馬樸亭給記者演示了“中鐵二局鎮龍專案部人事管理”App,並說:“你看,這就是我們委託開發的人事管理App,有了它,我們能隨時掌握農民工的工作資訊。”
在這裡,門禁卡都設定在安全帽裡,農民工進出工地,只要拿著安全帽一刷,就可以進出場了,系統記錄刷卡資訊,形成人員考勤和人員進出場情況。
另外,在農民工施工現場和住地都設定了二維碼,只要用手機一掃,就能知道農民工工資發放、安全生產等各方面的資訊。記者饒有興趣地問馬樸亭:“您具體說說,這樣的管理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馬樸亭介紹說:“我們自己設定了一個黑名單,將施工現場的三違責任人和涉及搶偷賭等不良行為的人員列入黑名單,將來不再聘用……未來,我們還將聯網推出親情視窗,在實名制員工通道安裝一個攝像頭,24小時線上直播員工、農民工上下班情況,家屬均可透過網頁觀看。”
記者聽了,心中暗暗讚歎:馬樸亭這個農民工,真的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