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發張獎狀

[ 現代故事 ]

週六早上,老婆前面輕手輕腳起床去上班,劉大成後面眼一睜也醒了。又想起昨天的一幕,依然是後悔不迭。昨下午怎麼就腦子一熱,幹出這荒唐事,緊接著再“作”一下,無端“作”出一樁人情債來,這後續該怎麼收場,他的頭有些疼。

這荒唐事起源於自己的“眼皮淺”。他上班的單位是個總共才十幾個人的私營小公司,每到年底,也會評選幾個優秀員工,發出幾張獎狀。按照往年的設定,市場拓展部評一個,財務核算組評一個,售後維護部評一個,再按照打卡記錄,確定一個出勤率最高的人為“最敬業員工”,年終評選就算大功告成。獎狀上的內容文字,是字寫得較上眼的同事張哥用水筆寫上去的,雖不是列印,但蓋上公司的紅章,倒也中規中矩,像模像樣。至於發不發獎金,發多少獎金,只有老總和幾個獲獎的人知道,其他人很少過問。公司有條不成文的規則,這類事一概不得在桌面上交流。

昨天週五,幾個部門都不忙。老總在工作群裡發通知,叫大家趁閒空把幾個先進個人選出來,張哥把獎狀寫好,發下去。其實,說是選,大家的心裡都有數,具體到哪幾個人都很清晰,也就是走走形式。譬如,啥部門都沾邊、又好像啥部門都編不上的老黃,“最敬業員工”非他莫屬。他家住單位寫字樓附近小區,退休後閒不住,應聘到公司搞勤雜,早開門晚鎖門,燒水掃地,兼顧倉庫貨物、個人快遞的收發、打包及保管,幾乎就沒請過假。

財務組主辦會計是老總的小姨子,這張獎狀誰也沒資格去競爭。市場拓展部肯定要按績效來評,該部門的王小冬八月份簽下市電力公司的一筆大單,其業績可佔公司全年業務的四分之一,部門先進個人自然也是板上釘釘的事。售後維護部的人選,基本鎖定在倉管王姐和維修工小馬之間。他倆都很謙遜,去年王姐發揚風格硬是讓給小馬,今年鐵定是小馬感恩回報力推王姐。

獎狀證書買來時一包五本,張哥寫完四張內頁,還剩一張。一直在旁盯著的劉大成眼皮一跳,腦海一激靈,涎著臉說:“張哥,這剩下的一張反正也空著,要不,勞你大筆,給我也寫一張唄,我帶回家在老婆那嘚瑟嘚瑟。”

他的話音一落,其他未入圍的同事都起鬨叫好,說,對對對,給大成也整一張,設一個特別獎。

趁著熱鬧勁,張哥真就寫下:劉大成同志:在2020 年公司各項工作中,帶頭加油,動力十足,表現特出,成績可觀,被評為先進個人,特發此狀,以資鼓勵。

人多起鬨,公司的章也同時被紅豔豔地蓋上去了。

看著獎狀上的文字,大家那個樂啊,因為大成是單位的專職司機,平日大部分時間都是開車在外面轉悠,“加油”“動力”正是他的老本行!

要說這起初的荒唐倒不算什麼,把事情搞大是劉大成接下來的“補刀”。晚上下班,他在寫字樓地下車庫泊好車,坐公交回家。下班高峰,公交車走得很慢。他翻看著手裡的“獎狀”,莫名生出一些感慨:從原先的包裝印刷廠倒閉下崗,而後應聘進這傢俬營公司,二十多年來,自己始終像一隻疲於工作的陀螺,在人堆裡旋著轉著,不顯山不顯水地存在著,既沒什麼驚天動地的成就,也沒什麼違反原則的出格處,波瀾不驚、迴圈往復。從家到公司,從公司到家,兩點一線的日子,把人都轉成了“孬子”。偶爾想在朋友圈刷一下存在感,甚至找不到合適的場景和動機。這樣想著時,公交車又堵停在那,他鬼使神差地點開手機微信朋友圈,對著“獎狀”咔咔了兩下,並配上一行文字發出:2020年終總結,一切安好!

沒想到的是,他這兩張圖片一出,一會工夫,呼啦啦被點了幾十個贊。一幫原先在包裝廠共過事的兄弟、幾個同窩在宿舍大院裡的鄰居,開始“糙事(藉由頭找事)”了:有人說,大成大成,你這可真是大器晚成啊,這麼難的2020年,竟然還能被評為“先進個人”,起鬨著要大成“請”一頓,大家好好聚一下,賀一下。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想念一條河
下一篇: 戲裡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