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反腐故事)

[ 現代故事 ]

齊鄉長到村裡調研,忙了整整一天。“累呀,真是累!”齊鄉長叉著腰感嘆。過了50歲,臉上的皺紋一條條爬出來,從鏡子裡看就像山村的路,溝溝壑壑。肚子也一天天膨脹,像家裡母親醃菜的罈子,圓咕隆咚。最明顯的是幹活就累,好長時間才恢復過來。“五十知天命”,和老夫子感同身受啊。

傍晚,齊鄉長下車走到電梯口,覺得右腳崴了似的揪著疼了幾下。他環視一下地面,沒有發現硌腳的東西。想低頭細看腳下,凸起的“菜罈子”擋住視線,也沒能發現什麼。

齊鄉長開門進客廳,妻子一見他,指著電視上的畫面說:“快看,咱區的新聞真快——跟抖音似的,你去鄉下調研已經播出來了!”齊鄉長一看,電視上播放的正是今天上午,他帶領鄉里幹部到三叉溝村去的場景。他指著煤改電的電鍋爐的動作、村主任彙報情況的神情和農民淳樸的笑容都抓拍到了,他覺得已把溫暖真正送到村民的炕頭上。

齊鄉長換拖鞋,右腳無徵兆地又疼了。他抬起腳,按按腳跟,也不知哪兒疼,讓妻子看看鞋裡有沒有硌腳的東西。妻子俯身拿起鞋讚歎著:“不愧是名牌皮鞋,到小山溝踩一天還是鋥亮鋥亮的。穿上它,腳下生輝!”妻子做廣告似的讚歎著,她手伸進鞋裡摸摸,沒有發現什麼。可能是山村土路太硬吧,齊鄉長判斷著。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齊鄉長的手機音樂響起,他接電話,原來是上午去的那個村請他洗桑拿。“不去了,在家裡衝個澡就行……啊,你們上來了,那……那……那下不為例,下不為例。”齊鄉長看了看妻子。“去吧,洗個澡也不違規,再做個足療,保不準腳不疼了。”妻子拿衣服給齊鄉長穿上,讓跟他們去。

晚上十點多鐘,齊鄉長被送到小區門口。他堅持提前下車走幾步,說洗完澡做完推拿,渾身輕鬆多了。送的人明白意思,說了句,請鄉長多扶持扶持我們村,就開車走了。齊鄉長剛走到樓門口,左腳像被蠍子蜇了似的火辣辣地疼,比右腳還疼得厲害,他扶著牆站著,趕緊叫妻子下來接他上樓。妻子問他上醫院嗎?他又覺得不太疼了,說看看再說。齊鄉長被妻子攙扶著進家,又一次看腳、看鞋、摸鞋裡,還是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我心想你洗個澡,做個足療,也許腳就不疼了,誰知另一隻腳也疼了……也許你打小穿咱娘做的布鞋習慣了,換上去年捎來的新鞋試試。”妻子從鞋櫃裡翻出包著藍布的鞋。

“咱娘手巧!她說小時候給我做過虎頭鞋,我不記得了。就記得她在燈下搓麻繩,納鞋底。鞋底太硬,她總是納一針,在頭髮裡抹一下,再納一針……”看到藍布鞋,往事像線團,一拽線頭,拉出來很長。

“我穿過俗稱‘踢死牛的牛鼻子鞋,就是做鞋的時候,腳尖前面伸出個三角,再把三角彎回去和鞋幫納在一起,真像牛鼻子,就像現在流行的登山鞋。我穿著牛鼻子鞋,和咱爹上山打柴。砍柴的時候,坡陡柴硬,一下滑下去。我趕緊伸腳勾住荊條,才沒有’骨碌下去。那雙鞋,穿了好多年,比現在幾千塊錢買的名牌鞋還好穿哩……”齊鄉長和妻子說著往事,穿上老家娘給捎來的布鞋。

“哈,不疼了!兩隻腳都不疼了!”齊鄉長穿著布鞋,背手在客廳踱步。妻子的目光隨著他轉,最後落到鞋上:“這是什麼鞋?怎麼看著不一樣呢?捎來這麼長時間也沒覺得這鞋有什麼不一樣。”妻子盯著鞋說。

齊鄉長停下來坐在沙發上,脫下鞋拿在手裡:“這叫‘直腳鞋,也叫’正腳鞋,不分左右腳。穿上它,就能走出直直的正路……”說到這裡,齊鄉長推拿過的身體發熱了,他搖搖頭,猛然清醒了,調研過的小山村讓洗澡,是拉我“下水”的開始,就此止步吧……齊鄉長在心裡說,以前牛鼻子鞋救過我,現在知天命的年紀,這雙直腳鞋也救了我!怪我剛剛才明白孃的用心……

點評:

小說是常見的反腐倡廉的題材,因為常見,所以許多作品多為熟套。這篇小說並沒有從正面來寫,而是從側面,透過寫不同的鞋表現出來,因此,構思很新鮮,給讀者以警醒。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綠豆丸子
下一篇: 他鄉的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