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蟲

[ 現代故事 ]

我的老朋友生物學家喬斯博士,還像過去那樣少言寡語,但一涉及他的愛好,話就像氾濫的洪水攔不住。他現在就在沒完沒了地給我解釋水的N條反常特性,我真後悔開啟這個話匣子。

喬斯博士站在臨海的窗邊,突然大叫一聲:“我的上帝,出事了!”他邊掏手機,邊跑出別墅。我緊隨其後。

白色的沙灘上,一個個黑色的龐然大物躺在上面——是擱淺的鯨,無力地抖動身體。

“可憐的傢伙,它們像是病了。我們要盡力救治它們。”喬斯博士說。

“我們?”我問。

“我聯絡了當地動物保護協會的救援人員,他們會很快趕到。”

我沒有等到救援人員的到來,有事先離開了。

當天夜裡,我聯絡喬斯博士,他哽咽道:“你知道嗎,鯨的胃裡填滿了塑膠垃圾,塑膠瓶、塑膠袋、塑膠涼鞋、破塑膠桶……消化系統內幾乎沒有食物,全被塑膠垃圾堵住了。它們躍上岸,集體自殺了。我們……一條鯨都沒能救活。”電話裡,喬斯博士嗚咽起來。

我大吃一驚。據我瞭解,鯨的繁衍是很困難的。而且,一鯨落,萬物生——以一條鯨魚屍體為主的迴圈系統,可長達百年,養育一萬多個生物,是深海生命的綠洲,卻被這些不能消化的塑膠垃圾害死了……我不敢再想下去。

“我要不惜任何代價,一定研究出消滅塑膠垃圾的生物。”喬斯博士堅定地說。

從此之後,我好久都沒見到喬斯博士。他的助理說他每天吃住在實驗室,還經常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

我無奈嘆息。消滅塑膠垃圾像痴人說夢!全球的人口每天消費和丟棄的不能降解的塑膠,真是可怕的數量。

喬斯博士主動聯絡我時,已是五年後,他邀我去實驗室看他的研究成果——一種叫塑蟲的生物。

塑蟲說是蟲,其實長得像魚,身體呈紡錘狀,眼小,通體發白有黑斑,有細碎的牙齒。

喬斯博士把塑膠投入水中,塑蟲開始蠶食。他給我看塑蟲的糞便研究資料。毫無疑問,這種生物能消化塑膠。

“已經有公司聯絡我們了,他們可以飼養更多塑蟲,向海洋投放。我們的鯨魚有救了,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喬斯博士興奮得滿臉通紅。

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來扶持塑蟲這個專案。很多塑膠回收公司建了塑蟲養殖場,環境保護組織還在海洋裡投放了大批次的塑蟲。

幾年後,人們完全相信了塑蟲的能力。因有可以有效分解塑膠的塑蟲產生,塑膠的應用更加普及,很多可以替換的製作材料也都換成了塑膠。

有些回收公司為了省下銷燬塑膠的資金,直接把塑膠垃圾倒進了海洋裡。

人們不得不在海洋裡投放越來越多的塑蟲,來挽救海洋生物。

十幾年後,變異的塑蟲身長突破了一米,整個生物膨脹得像要炸裂,吃的塑膠越來越多。

另一個可怕的現象出現了:離養殖場近的人和動物紛紛患上奇怪的病症,海洋裡的魚也日漸減少。

科學家研究發現,塑蟲現在消化塑膠垃圾的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倍,但並不是完全消化,而是把塑膠分解成0.01mm左右的塑膠微粒,直接排出體外,散發著一種惡臭的氣味,造成了嚴重的大氣汙染。大量塑膠微粒會混入空氣、土壤、水源以及動植物體內,被人類直接或間接食用,患上各種奇怪的疾病。塑蟲產生了多種意想不到的危害。

塑蟲的繁殖越來越快,塑膠不夠吃了,它們變成了雜食動物,見什麼吃什麼。

世界各地的環境保護組織很擔心這樣下去,塑蟲會毀滅這個星球。於是,紛紛發出十萬火急的呼籲:停止塑膠生產,消滅塑蟲生物。

已經八十多歲的喬斯博士,每天都被無數人和媒體指責、謾罵,質問他為什麼要創造塑蟲這種惡魔生物?說如果地球因塑蟲而毀滅,他是罪魁禍首。

喬斯博士痛苦極了,有一天聯絡我時,他痛哭流涕地說:“如果當初人們能下決心停止塑膠生產,怎會落到如此局面啊!我的初衷只是想救救鯨魚啊!”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神秘的古井
下一篇: 沙海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