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大煙袋

[ 現代故事 ]

太姥姥是滿族人,嫁過來的時候,陪嫁中除了金銀,還有一隻景泰藍的鐲子、一隻青花瓷枕和一杆紅銅鍋烏木杆瑪瑙嘴的大煙袋。這三樣東西中,我沒見過那隻鐲子和青花瓷枕,太姥姥說,上個世紀60年代為了活命,鐲子換了小米給全家人填肚子,而青花瓷枕被幾個紅衛兵砸碎了,唯獨剩下了那杆大煙袋。

太姥姥過日子既勤儉又豁達,家裡家外,為人處世,一派祥和,唯獨對抽菸這件事兒半點也不馬虎。她9歲就偷偷學會了抽菸,出閣的時候,跟她阿瑪要了這杆大煙袋。這根大煙袋可是大有來頭,煙鍋是風磨銅的,裡外鋥明刷亮,烏木煙桿一尺九寸長,十八毫米粗,紋理細密閃金星,筆管條直,材料是上百年的金絲楠,用手攥著,涼絲絲溫潤潤的,經年累月的使用,煙桿早已有了包漿。最奇特的是水膽瑪瑙菸嘴,在中間的小孔周圍,含著一汪清澈的水,輕輕一動,就會發出清脆的聲音。水膽瑪瑙柔軟且堅硬,用嘴叼著不傷牙,而且對旱菸葉的毒性有消除作用。

太姥姥抽了一輩子旱菸,直到她走完人生的最後一刻,既不咳也不喘。家人曾勸她戒菸,她不反駁,卻用自己的一套嗑兒來回答:“一口煙,解心寬,解饞解懶解腰痠;兩口煙,安睡眠,蚊蟲不叮蛇靠邊;三口煙,人情暖,陌路相逢前世緣。”家人聽了,覺得她都是耄耋老人了,一輩子就好這一口兒,也就不再糾結,索性就隨她吧。

有一年,村子裡來了一個收古貨的人,當他看到太姥姥的大煙袋,眼睛裡驟然射出光芒。

他問:“老人家,捨得出手不?”

太姥姥眯著眼搖頭。那人又問:“一直留著?”

太姥姥這回說話了:“留著,死了帶走。”

那人還不死心,伸出一個巴掌,道:“我出這個數。”

太姥姥當時就笑了,說:“5000啊?你看看行,拿不走。”

那人趕緊接上話:“大媽,可不是5000,您在後面加個零。”

太姥姥又笑了,說:“加8個零也不中。”

那個人走了以後,太姥姥忽然明白,原來自己的大煙袋還值這麼多錢呢。從此就開始精心看護她的大煙袋了,燒火做飯、餵雞餵豬都不離手,晚上睡覺也放在被窩裡,她生怕哪天看不住被別人偷走了。

那年年根兒,我在外實習,姥姥突然來電話說太姥姥不太好,估摸著年是過不去了,我聽了,趕緊請假去了老村。當我看見太姥姥的時候,心裡陡然一酸,半年多的時間,老人家已經瘦得脫相了,躺在炕頭,雙眼無神,呼嗒呼嗒地捯氣兒。看見我,她似乎等了很久,才伸出手拉住我,湊在我耳邊,斷斷續續地求我為她辦一件事兒。

她說:“妮兒啊,村西老劉家的小孫子春寶得了重病,水靈靈的娃沒錢治病,在家等死哩,不救活,能扯碎爸媽的心呢。太姥姥沒有錢幫,你去省城把菸袋拿去賣了,賣多少都給春寶瞧病吧。”

瞬間,我的眼前一片朦朧,我壓低了聲音問:“您不是說要把菸袋永遠帶在身邊嗎?”

她勉強擠出來一絲笑容,轉過臉去,似是自言自語道:“陪了我一輩子的老物件兒,留下,興許能救條命,要是帶走了,一文也不值。”

我哭著對她說:“您一定要等我回來,我這就去辦。”她點頭,目送我出屋。

經過文物部門鑑定,太姥姥的這杆菸袋是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的物件兒,估價在25萬元以上,極具收藏價值,當時現場有一位收藏家,知道太姥姥的願望後,當場出價30萬元,我絲毫沒有猶豫,成交了。

我風風火火回到老村,太姥姥仍然在堅守最後的等待,看到我的表情,她知道她的願望實現了。隨後,太姥姥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抬起手,指了指春寶家的方向,臉上漾出一絲笑容,接著,手臂慢慢垂了下去,溘然長逝。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最後的決定
下一篇: 夜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