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芬子正在菜地裡摘菜,突然有人打電話給她,說她媽在小區被人欺負了,讓她馬上回來看看。小芬子慌忙掛了電話,騎電動車回媽媽家了。到了小區的巷路口,老遠就看到一群人,七嘴八舌地說著什麼。到了跟前,見媽媽坐在一輛汽車前面的地上,哭哭啼啼。見到小芬子來了,她像見了救星一樣,把事情跟她詳細地說了一遍。
大概經過是這樣的,今天早上,小芬子急著要去地裡摘蔬菜,她就把蔬菜攤擺在車庫門前,然後叫媽媽來幫她賣菜。
小芬子走了以後,買菜的人很多,她媽有些忙不過來。然而就在這時,有一輛汽車拐彎轉了過來,買菜的人連忙讓路。汽車忽左忽右地避讓著買菜的人。突然有人叫喊起來:“汽車把菜都軋爛了。”
小芬子媽出來一看,果真汽車把好多菜軋爛了,她就讓司機下來看。
司機是個小青年,叫李春良,下車後忙說對不起,剛剛為了避讓一個大媽才軋到了蔬菜。小芬子媽就說:“不管怎麼說,我們也是小本生意,你軋壞了我的菜就要賠錢。”
李春良無奈地答應賠錢,他粗略地看了一下說:“大媽,賠你二十塊差不多吧?”小芬子媽聽了跳起來:“這一筐菜都爛了,就賠二十塊?怎麼說也得賠五十塊。”
李春良為難了,他說身上就二十塊錢。邊上的人插嘴說,可以微信或是支付寶付錢。李春良說他把手機忘在家裡了,要不先讓他回去拿了錢再來。小芬子媽不同意,說他開車走了,又不認識他,一去不回怎麼辦?儘管李春良說他一定會回來的,但大家看看李春良非常陌生,都不認識他,於是都搖起了頭。小芬子媽見他沒動靜,就堵在車前不讓他走,就這樣僵著。
時間慢慢地過去,李春良說他有急事等不得了,要走,他跟小芬子媽商量,把電話號碼給她,等辦完事就來給她錢,小芬子媽一百個不答應。李春良見沒有商量的餘地,火氣也上來了,上了車就準備走。小芬子媽見狀哪裡肯罷休,攔在車前又哭又鬧。於是有人給小芬子打了電話。
小芬子聽完,把媽媽扶了起來,然後說了一句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話,她跟李春良說:“你有急事你先走吧,啥時候想起來啥時來給,不就五十塊錢嗎!”
大家期盼小芬子來大幹一場的,沒想小芬子會說出這樣喪氣的話來,真讓人大跌眼鏡。
小芬子媽不答應了:“五十塊錢要賣多少菜才能賺到啊!怎麼能就這樣讓他走啊!你要是不賠五十塊錢,天理不容啊!”
李春良見小芬子這樣爽氣,就對小芬子說:“我其實不是真的沒帶錢,而是要等你來跟你評個理,你媽年紀大了說不清楚。我軋了你的菜不假,但賠錢這事還有待商量。你看啊!這裡是小區巷子,是正常的進出通道,我在正常的道上行駛,既沒有違規也沒違章,我軋了你的菜是因為你佔道經營,把菜放到了車道上阻礙了我的正常行車,你錯在先,為什麼要我來賠你的菜錢?”
小芬子一聽來者不善,知道理虧,早先村書記就來找過她,不能佔道經營,但她覺得沒什麼,不就賣個菜嘛,鄰居有需求,她就投其所好,根本沒有其他的想法。現在有人軋了她的菜,按理是損壞他人東西要照價賠償,但是她沒理在先,這賠償就難說了。所以小芬子才會說出剛才那句話,給人家一個臺階下,有事讓他先走,啥時候想到啥時候來給。本以為他會一走了事的,可現在人家不要這個臺階,非要與小芬子理論個明白。小芬子連忙說:“你說得對,那這賠錢的事我們就不說了,你先走吧!”
李春良掃了一眼圍觀的人說:“本來我不想為難你,但我今天因為這事損失也挺大的,耗了大半天時間在這裡,好大的一筆業務泡湯了,我這賬跟誰算?你多少要貼補一點給我。”
小芬子媽聽了實在忍不住了,尖叫起來:“你說啥,你軋爛了我們的菜,還要我們賠你損失,哪有這種道理?”
小芬子擺擺手,讓媽媽先不要吵了,然後問李春良:“你要賠多少?”李春良說:“最少二百塊。”大家噓叫了一聲,二百塊要賣多少菜!小芬子不答應。李春良說:“你的意思我要多了?那這樣,我們報警,讓警察來做個公斷,如果警察不讓你賠,我就拍屁股走人。”說著他就打電話報警。
警察過來後,問清了事情經過,首先批評了小芬子的佔道經營不可以,以後一定要改正,決不能在巷子裡賣菜,影響市容市貌不說,還有礙文明城市與衛生城市建設,以後要是再有此事發生,不但要沒收蔬菜,還要罰款。
小芬子一臉委屈地連連點頭,答應以後決不再在巷子裡佔道賣菜。
然後警察又對李春良說,駕駛車輛碰到特殊情況也要特殊處理,明知前面有人有物還往前開,軋爛了人家的蔬菜,這有故意的嫌疑。還有,人家已有認識錯誤的意思,你卻要故意敲竹槓,這種行為不可取。
李春良也是連連點頭,說以後自己一定改正。說著他掏出五十塊錢要賠給小芬子,說:“不管怎麼說,總歸是我軋爛了你的菜,這錢你收著。”
小芬子卻推辭說:“是因為我佔道賣菜造成的,這錢不能要。”
最後警察讓小芬子把錢收下,這事就這樣解決了。
警察走後,小芬子就把所有的菜都收了起來,堆放在車庫裡。
李春良也走了,他來到了村書記的辦公室。
村書記見了他馬上問:“情況怎麼樣?”
李春良說:“估計她不會再在巷道里賣菜了。”村書記心事重重地說:“但願她能夠理解。”
原來李春良是村書記的遠房侄子,那天村書記去李春良那裡,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李春良就問他有啥心事,村書記就說起小芬子的事。小芬子家庭困難,男人身體不好乾不了活,兩個孩子還小。前兩年村裡規劃搬遷,新房子給她了,但還欠著尾款呢!
今年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決勝之年,村裡決定幫幫她,免費給她一塊地,鼓勵她種蔬菜,出發點是要幫助她改善生活奔小康。可沒想到她圖方便,收上來的菜就在小區巷道里賣,這樣一來既影響交通又存在隱患,還影響文明城市和衛生城市的建設。村裡的投訴電話不停,村書記找她談過好多次,她都不聽。她說:“我就賣個菜,怎麼有那麼多花樣,再說鄰居們有買菜的需求,又沒妨礙誰,村裡這樣做還不如不給我這塊地呢!”
李春良聽了,手一揮說:“叔,這事好辦。”
村書記忙問:“怎麼好辦?不管是誰我們都不能採取粗暴的行為。”
李春良說:“這個當然知道,她不聽你話是因為她沒碰到這樣的事情,我們來個真實情景展現法,讓她親身體驗一下,相信她一定會想通的。”
村書記問怎麼個真實情景展現法?李春良說:“如果因為她佔道經營造成車輛撞到他人,當然這個危險性太大,不可取。另一個是,如果有人開車不小心把他的菜軋爛了,讓她清楚地看到佔道經營的危害性,她肯定會醒悟的。”
村書記想了半天,最終採納了他的建議,但這個事情讓誰去辦呢?他看著李春良說:“這事還得請你幫忙。熟人去不好辦,你這生面孔去效果肯定好。”李春良推辭不了,只好答應,於是就有了這場戲。
後來小芬子果然再也沒有在巷道里賣過菜。她在菜場租了個攤位,起早貪黑地忙碌著,日子慢慢地有了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