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報曉

[ 現代故事 ]

陽光像金黃色的綢緞在鄉村飄蕩,老李戴著老花鏡坐在桌子旁,一手穩穩地抓住白紙,另一隻手持著小剪刀輕柔熟練地在一張紙上游動。他專注地盯著右手裡的剪刀走向,左手的紙張配合著右手的動作,時而前進,時而後退。

老李要完成的一幅作品叫《金雞報曉》,這幅剪紙的創意在他的心裡已經醞釀了很久。他要等到一個最愉悅、創作欲最佳的時段來完成這個創意。

老李是民間傳承人、李氏剪紙的傳人,今年已經七十歲高齡了。

忙碌了幾小時後,老李的新作品誕生了:一隻威武雄壯的金雞拍打著雙翅站在高臺上,揚起自豪的脖子,衝著冉冉升起的旭日報曉。整個畫面圖案以歡快、明亮、喜慶的暖色渲染,圖案古拙,線條流暢,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又吉祥,又大氣。

老李放下剪刀,推了推老花鏡,迎著柔和的陽光,眯縫著眼仔細地看著手裡的“寶貝”,堆滿皺紋的臉上盪漾著欣慰的微笑。剪紙,不是單純把圖案剪出來就完工了,還要對“初稿”進行著色、加工。可別因為剪紙誕生於民間就小覷了這門藝術,它涵蓋了雕刻學、美術學和民俗學的知識,對色彩學、構圖佈局都要懂行才行。

老李把樣品“寶貝”攤平後放進“移動夾板內”,用夾板內的夾子夾住樣品四個角,防止著色時移動。桌子旁的架子上擺放著畫筆和調好的顏料,他開始對金雞著色。

樣品底色做好了,下一步是放在陽光下烘曬。老李放下畫筆,抬頭朝門外望望,嘴裡嘀咕著:“李壯又野哪兒去了,今天怎麼連面都不照一下?這熊孩子就知道貪玩,不肯動腦筋學習剪紙!”

李壯是老李的孫子,大學畢業後沒在外找工作,回到家裡開了一家服裝網店,生意不冷不熱,只是維持而已。不知道為啥,有一天這小子突發奇想,張羅開一家剪紙藝術品店,讓爺爺重操舊業加工產品,自己來銷售。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剪紙藝術品店剛開張,生意就異常火爆,剪紙藝術品供不應求。這可比經營服裝店強多了,本小利大,還比較體面,算是個“藝術品商人”,可把李壯樂壞了。

可接下來的事情,卻讓李壯大傷腦筋——催貨的顧客緊跟著自己的屁股不放手,爺爺只有一把剪刀,就是不吃不喝不睡不停地忙活,貨源也遠遠跟不上趟。偏偏老李這個人沒有商業頭腦,不急活、不趕活,慢悠悠地幹,根本不把孫子的催促放在心上。孫子要是催急了,他還會瞪著眼睛、耷拉著臉說:“去去去,別來煩我。這剪紙不是鬧著玩的事情,不得有絲毫馬虎對待。每一張剪出來的東西都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我不能為了幾個錢就去做一個殺害這些生命的劊子手!”

每每聽到爺爺這些絮絮叨叨不著邊際的話,李壯的氣就直往胸口撞,積壓了一肚子的抱怨:“老古董,趁著現在有貨不愁賣,不趕緊大發一筆,還磨磨蹭蹭地講究那些陳規陋習!我剛看上了一款新車,照你這速度,驢年馬月也買不到手啊!還有悅水欖山的別墅房,現在正熱火朝天地開售,這樣拖下去,什麼時候才能湊足一百萬首付……”可再多的怨言,他也不敢跟爺爺較勁,那些訂單還得指望爺爺剪出來,得罪了他可不得了!

李壯一跺腳跑到屋裡電腦前去了,獨自生悶氣。

到底是年輕人的腦子靈光,很快,他就想到了“借雞下蛋”的高招:招聘幾個心靈手巧的姑娘來幫忙剪紙,最後樣品的著色調整由爺爺把關,這樣不就提高工作效率了嗎?他興沖沖地去跟爺爺商量。聽完李壯的“創意”後,老李的頭搖得像撥浪鼓,眉頭擰緊,連聲說:“不中,不中!”李壯忙說:“爺爺,你好糊塗啊!歲月不饒人,你都七十多歲了,難道眼睜睜地把這門手藝帶到棺材裡?我這樣做,是讓你帶徒弟,傳授技藝,傳承民俗文化……”李壯這番話讓老李入了心,思考了幾天之後,他答應先帶幾個徒弟試試。

有了爺爺授權,李壯一蹦三跳地招募人馬去了。

很快,李家的“剪紙作坊”招募來五名“學徒工”,老李把她們集中到一起,培訓了三天之後,就開工了。李壯把列印好的樣本發給徒工們,讓她們依葫蘆畫瓢對照著剪,老李在旁邊做技術指導。

第一天,雖然剪出來的樣品質量不好,但五位姑娘學得很認真,作品也有幾分模樣,讓老李很高興。

一個禮拜下來,五位姑娘剪紙的技術進步很快,速度也逐漸提高了,讓老李喜得眉開眼笑。哪想到又過了幾天,老李突然發了火,把姑娘們全趕走了,並把她們裁剪的樣本全部剪得粉碎。

原來,這五個人得到了李壯的“密令”:保底工資加計件提成,還把價格表文件發到了微信群裡。這五個人為了多拿提成錢,把數量提高了,質量自然就滑坡了。作為技術總監的老李當然惱火,把她們完成的樣品全部毀掉了。他怕這些產品流到市場,敗壞了李家世代創立的品牌——“李家剪紙”的聲譽。

姑娘們被趕走了,李壯簽完的一些訂單打了水漂,難免急火攻心。這時他手機的微信嘀嘀響了起來,有人在“剪紙藝術品交易群”對他說話:朋友,有事找你,加我微信,私聊。

加了微信後,對方問李壯:“哥們,有秀貨嗎?”“秀貨”是專業問話,是“上等好貨”的意思。李壯精神一振,預感到對方是一條大魚,跟人家聊得更歡了。他把不同的樣品圖片傳給對方好多張,卻沒有讓對方滿意的樣品。

後來,李壯把爺爺引以為豪的精品《金雞報曉》圖片傳給對方。對方真是識貨人,對這幅作品很感興趣,讚不絕口。李壯心裡美滋滋的,胸有成竹地做好了談價的準備,對方卻先發來一串評論:《金雞報曉》剪紙藝術,是融中國哲學思想、美學精神、繪畫理念為一體的民族藝術。中國畫重寫意,以形寫神是中國畫的美學基礎。作為中國畫要素的筆墨,不僅僅是表現形象的技巧,更蘊含寄情於神的審美意趣。筆墨是畫家學識修養綜合表露的載體。我認為畫作的作者心有所思,情有所感,筆有所運,才進入到了自然天成的創作狀態,所以能尋得中國畫的筆墨精神和審美情趣……

看完對方很專業的評價,李壯大為吃驚,對這個客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快,他就從聊天中獲悉,這個買家是一位民俗研究家,難怪呢。對方也是一個爽快人,一口說出了買這幅《金雞報曉》的報價:五萬。

一幅剪紙成交五萬元,這可是天文數字呀,李壯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可是沒過多久,這幅《金雞報曉》剪紙畫就惹出了一段新聞:某人為了達到其文集能夠獲得一項國內大獎的目的,在評獎階段,就開始四處活動跑獎,並花了五萬元從民間剪紙大師那裡購買了一幅《金雞報曉》剪紙畫,賄賂評獎委員會主任。後來,評獎委員會把《金雞報曉》剪紙作品報送到了紀檢部門……

不知何時,這條資訊傳進了老李的耳朵。

再過幾天,一條重磅新聞出來了:得知自己的剪紙畫作《金雞報曉》落入了送禮者手裡,李氏剪紙傳人、年逾古稀的李善新特地從鄉下趕到城市,幾經周折,高價收回了他孫子賣出的《金雞報曉》剪紙,並在新聞媒體釋出會的現場,用自帶的剪刀,把那幅畫作剪得粉碎……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想坐警車的男孩
下一篇: 賠我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