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慶典

[ 現代故事 ]

封山年逾八旬,是成都市名人。他自學成材的事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他詩詞曲賦、書法、繪畫等無所不精,主題大多是反映青白江區日新月異的變化,可以說他的作品就是青白江區的形象發展史。

這次青白江區要召開建區六十週年慶典,第一個想邀請的嘉賓就是他。工作人員把電話打過去,封山卻婉言謝絕了,相關領導上門邀請,也是一樣。封山說:“採訪可以,至於慶典,我就不參加了。”

籌委會也不敢強求,大家細細回顧了一下,此前舉辦的幾次建區大慶儀式,有三次邀請過他,但他都沒有參加。

“真是個怪老頭兒。十年才一次的大慶,多少人都夢寐以求出席,以見證歷史時刻,可他卻次次謝絕參加,真是不可思議。”籌委會副主任遺憾地說。

“會不會是怯場?”有人分析道。

從電視臺臨時抽調到籌委會工作的美女記者小李說:“我採訪過封老,他是老年書畫院的副院長。書畫院開年會,封老講話,根本不念稿子,但說出的話非常有條理,思維十分清晰,壓根兒看不出他年過八旬,說他怯場說不通。”

副主任沉吟一會兒後,對小李說:“封老雖然不願參加慶典,但他本身就是一部青白江區的發展史。據我所知,解放後,他一直在我區工作,對我區的發展非常熟悉。剛才我跟你們臺長交流了一下,在電視上推出一個人物專訪欄目《輝煌六十年——我眼看家鄉》。封老是專訪中的第一個人物。小李,你先回電視臺,協助欄目組做好對封老的專訪工作。”

小李愉快地接受了任務:“好的,我會順便勸封老參加建區六十週年慶典。”

“如果封老參加慶典,你可就立了大功!”副主任高興地說。

第二天,小李就投入了採訪。在封家見到封老時,封老精神矍鑠,談笑風生,記性也好:“小李,去年年底我們書畫院開年會,就是你來採訪的。”

小李說:“封老,您記性真好。您今年高壽?”

封山爽朗地說:“米壽——八十八歲。‘八十八能合成個’米字,所以稱為米壽。”

小李嘖嘖稱讚:“真看不出。封老,您的養生秘訣是什麼?”

“哈哈,採訪偏題啦,你不是來採訪什麼‘我眼看家鄉嗎?怎麼現在成了’我眼看養生了?”封老幽默地說道。

“偏一下題也是為正題熱身嘛。把您的養身之道說出來,也好讓更多老年人學習學習。”

“這就是我的養生之道呀。”

“什麼?您還沒說呢。”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上陣親兄弟
下一篇: 違建也能成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