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是個不知名的小畫家,成天待在斗室裡畫啊畫的,一晃四十出頭了,卻依舊畫不出半分希望。家裡開銷全指望妻子梅蘭在工廠做會計掙的工資,幸虧兩人沒有要孩子,不然這日子根本沒法過。
一個男人,要名沒名,要錢沒錢,年歲漸長,一事無成,心中的壓抑可想而知。海清恨世人有眼無珠,漸漸地竟有點不正常了,說話做事顛三倒四,還常常一個人自言自語。梅蘭發現苗頭不對,強拉著海清去看醫生,醫生診斷後搖頭嘆道:“他的病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根治,只有靜養,放下焦慮。”梅蘭聽了欲哭無淚,正走投無路呢,一個朋友伸出了援手,恰好他在山間有一處閒置的房子,便勸海清兩口子去住一段時間,換個環境試試。
朋友的房子地處一個偏僻的古村落內,裡面整潔明亮,外面風景優美。梅蘭辭了職,一心一意地陪著海清。兩口子每天散步聊天,無一絲俗事幹擾,慢慢地,海清的精神狀態一步步好轉起來。
可時間一長,海清又技癢了,非鬧著要畫畫不可,說山村景色給了他很多靈感。梅蘭拗不過他,只好弄來畫具,又讓他畫起畫來。畫了十幾天後,梅蘭不禁暗自高興起來,看海清現在畫畫的狀態,似乎沒有以前那種急躁情緒了,而是神情平和、從容自在,純粹只為畫而畫。梅蘭知道,這是因為他放下了功利心。
一晃兩三個月過去了,梅蘭看著海清的畫作,明顯感到跟他之前畫的有很大的不同,但煩心事也接踵而來:帶來的積蓄花得差不多了,她只能回去打工了。
海清見梅蘭要離開他進城打工,眼裡流露出一絲痛苦之色,是自己的無能讓梅蘭受罪。望著滿室的畫作,他忽然眼前一亮,說:“梅蘭,你看這樣好不好?你拿著我的畫作跟村民們物物交換,隨便換點雞蛋、大米什麼的。這裡歷史氣息濃厚,村民們都愛看書,也愛在家裡掛點字畫,大夥說不定會喜愛我的畫的。”
梅蘭聽了,點點頭說:“聽你這麼一說,我倒想起來了,我們鄰居是位退休老教師,成天見他戴著老花眼鏡看書,我們不如先請他來看看,如果他肯拿東西跟我們交換,那就算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再請他跟大夥推薦推薦,由他這樣的人出面更有說服力。”海清同意了。
不一會兒,梅蘭就把鄰居老教師請到了家裡。夫妻倆說明用意後,老教師點點頭說:“可以的,不過我要先看看畫。”
在畫室內,老教師戴著眼鏡認真審視著一張張畫,末了他拿起一張,說:“其實,在畫畫方面,我是外行,但我讀過一些這方面的閒書,還算有一定的鑑賞力。看了你的畫,我認為你的功力相當了得。”
海清和梅蘭認真地聽著,老教師接著說道:“海先生,你現在沒出名,畫不值錢,但我不能因此趁火打劫,所以只買你一幅畫,500元好不好?”
老教師說著遞過五張大鈔,海清和梅蘭大吃一驚,他們原指望能換點米麵糊個口就行了,忙推辭道:“太多了,太多了。”
老教師神色堅定:“不多,根本不多,這畫何止值這麼點錢?但我不是有錢人,只能出這麼多。還有,我要鄭重宣告一點,我這麼做,不是為了幫你,更不是同情你,只是單純地喜歡這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