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病,我不想住院!”我一再強調,可是根本沒人聽我解釋。
下午我突然暈倒,然後就被家人強制送入醫院檢查來了。
我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上個月才體檢過,一切指標都是正常的,能有什麼病!
我覺得之所以會暈倒,都是因為最近胃不舒服,吃了醫生開的藥,導致頭暈乎乎的。
醒來後,我拿出放大鏡,一行行仔細閱讀了藥物說明書,發現上頭列有眩暈、意識障礙、休克等一長串不良反應。
我心裡更加明白了。
“我沒病,我是吃了×××藥,我這個肯定是藥物反應!”我被愛人按坐在神經內科醫生對面。
接診的醫生眼神冷峻地看著我:“你是醫生還是我是醫生?那個藥有的人常年吃也沒反應,就你會有反應?你這個不明原因暈倒很嚴重的,有可能是中風或者腦梗前兆,必須全面檢查治療!”
藍色口罩後的話語,代表的是權威,這更加堅定了愛人的決定:“沒得商量,必須住下檢查!”
我還想解釋,醫生已經在喊:“下一個。”
當晚,按照醫生開出的單子,我先後檢查了腦電圖、顱內多普勒血流圖、彩超頸動脈、彩超心臟、心電圖,折騰到半宿,一切正常。
第二天早晨,我還在睡夢中,就被小護士從被窩裡拽出手:“叫什麼名字?”
“陳蘇。”
“抽血化驗。”
迷迷糊糊中我還沒反應過來,她已經迅速把橡皮帶紮在我胳膊上,一針扎進我的血管,取了血樣離開。
八點鐘查房的時候,我對主治醫生說:“我真的只是藥物反應,我真的沒病!”
“有沒有病你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得看檢查結果。”
他扭臉吩咐身後的實習醫生:“這樣吧,今天先給她掛兩瓶營養神經和活血的藥水,然後再給她做個顱腦核磁共振。”
他轉過臉問我:“以前頸椎有沒有毛病?”
“有,頸椎有增生。”
“腰椎呢?”
“腰椎也有點退行性老化。”
“那就再增加個頸椎和腰椎平掃。”
“可是我覺得沒有必要做核磁共振,我真的只是吃藥後藥物反應暈倒的。”
“不能排除器質性改變,也有可能是壓迫神經引起供血不足,做一下更放心。”
“好的,已經記上了。”身後的實習醫生恭敬地答道。
他們不再搭理我,轉到了隔壁床。
核磁共振結果出來了,除了原先頸椎和腰椎的老毛病,一切正常。
肝功能、腎功能等生化結果也出來了,一切正常。
第三天查房的時候,我小聲說:“我真的只是藥物反應,我真的沒病!”
“你今天頭還暈不暈?”主治醫生和藹地問我。
“胃藥停了後,頭就不暈了。”
“這樣吧,今天做個24小時動態心電圖”,他扭過臉對實習醫生說,“除了昨天掛的藥水,給她再增加一瓶護胃的藥水。”
“我腦袋沒問題,我不想掛那個營養神經和活血的藥水。”我小聲申辯。
“藥都已經配好了,這藥掛了沒壞處的,好多人冬天還主動要求來掛呢。”
我愕然。
就這樣,我又在醫生安排下,陸續做完了胃鏡和腸鏡檢查,一切正常。
眼看一個星期就要結束了,我覺得藥水掛下去後,自己精神越來越萎靡不振,再看著小護士送來的不斷增加即將達到五位數的費用單,我心急如焚,感覺原本正常的血壓也快不正常了。
查房時,我央求主治醫生:“您看,按您要求該查的都查了,結果都是正常的,這下我可以出院了吧!”
他抓過我的右手,用勁拽拽:“病史記錄你的右胳膊關節受過創傷,你這兩個手指看起來好像有些畸形,為了對你負責,出院前還需要給手臂拍個X光,再做個肌電圖對比檢查一下,看神經是否受損。”
我聽話地做完了檢查,結果顯示我的右臂並無異常。
拿著檢查結果,我三步並作兩步跑到醫生辦公室,興奮地說:“醫生您看,我真的只是藥物反應,我真的沒病,這下可以出院了吧!”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暈倒就是病,沒檢查出來並不代表你就沒病,你要注意了,今後只要感到不適必須立即就診。”
這話沒毛病。
“您說得對,我真的有病!”
我已經不想再做任何辯解了,我現在只想趕緊!立刻!馬上!出院!
點評:
小說寫了當前人們普遍知道的情況。本來是作為全民服務的醫療機構,現在成為了獲利的單位。小說突出的特點是不誇張、不虛擬,而是寫實的,因此給我們警醒,以期引起改革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