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袁江在桃花源古鎮旅遊時,看到一家木雕社,便走了進去。
木雕社展櫃上擺著觀音菩薩、彌勒佛、十二生肖等小型木雕。袁江正在常德美術專科學校讀書,對木雕非常喜愛,看到這些木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不由得入了迷。
正在打磨手中木牛的店主,瞧了一眼袁江,繼續用砂紙“沙沙”地打磨著。袁江觀賞了一會兒展品,目光移到店主的工作臺上,當看到一件木雕時,猛地一驚:只見燈光下站立著一位手捧書本的少女,細眉大眼,小辮垂肩,神態端莊。那刀法古樸靈動,粗獷與秀麗渾然一體,袁江一下子就喜歡上了。
袁江問道:“老闆,這件讀書少女雕得真好,多少錢?”老闆抬頭,看看袁江,說:“這個,不賣。”
袁江奇怪了,擺這兒不賣?正要與老闆商量,可瞧著老闆那相貌,不禁驚訝不已:“是您?”
老闆聽了,又望了袁江一眼,說:“你認得我?”
袁江笑道:“十多年前,在道水河岸,您送了我一隻小馬。還記得嗎?”
那是十二年前,袁江讀小學一年級,在渡口與幾個小朋友游泳。一個手藝人挑著貨擔下了船,一步一步走上碼頭的臺階。上到最後一個臺階時,手藝人絆了一跤,膝蓋被磕出了血,貨擔也歪在地上。一些木刻的馬呀雞呀狗呀,還有豬八戒、孫悟空都滾了出來。袁江從水裡爬上岸,光著屁股,扶起手藝人,然後,又幫著把地上的木雕工藝品撿回來。手藝人很感動,送給袁江一個小木馬。那個馬,四蹄奮起,鬃毛飛揚,就像真的一樣。袁江十分喜歡,每次放學回家,都要與這木馬玩耍一會兒。
漸漸地,袁江能畫出這木馬了;漸漸地,袁江能用木頭雕出一隻像模像樣的馬了。雖說畫馬、雕馬耽誤了不少學習時間,但他能考上美術專科學校,這木馬是引路者,功不可沒呢。
老闆瞧了袁江一會兒,笑道:“想不到是你啊,長這麼大了。”
袁江對老闆充滿好感,就攀談起來,這才知道,老闆叫陶元,自幼隨父親學習木雕,挑著貨擔四處漂泊。前幾年,桃花源古鎮扶持手藝人建立工藝品一條街,他便來到這裡開店。
袁江說:“您當年送給我一個木馬,讓我著了迷,就是您的木馬把我領進了常德美術專科學校的大門。”
陶元嘿嘿笑起來,打量著袁江,就像相女婿一般,態度更溫和了,問:“你自己悟出來的?真聰明啊。”說罷,拿來一塊木料,“你雕一隻木馬讓我看看。”
袁江也不推讓,拿起木料,低頭看了看,想了想,然後,拿起陶元的雕刀,對著木料雕刻起來。
不一會兒,他就雕出了一個仰天長嘯的木馬。袁江笑道:“您當初送我一個木馬,我今天還您一個。”
陶元瞧著瞧著,臉上露出了讚許的微笑,仔細講了桃源木雕的特色,又指出了袁江運刀的幾點問題,然後,把檯燈下的木雕少女拿在手裡,說:“這個是不賣的。不過,你覺得它不錯,我就送給你。”
袁江一聽,喜上眉梢,不過也有點奇怪。陶元剛才還說不賣,現在反而答應送給他,是何道理?陶元說:“我有個條件,你得好好愛惜它,一生一世都要對它好。你能做到嗎?”
袁江想,自己是真心喜歡這個木雕少女才要的,既然陶元送給自己,就要好好珍惜,一生一世都會視若珍寶。於是,他對陶元說:“您送給我的那個馬,至今我都珍藏著,您送我的這個木雕少女,我一定也會倍加愛惜。”陶元點點頭,把木雕少女慢慢送到袁江手裡,好像怕不小心碰痛了它一樣。
二、
袁江帶著木雕少女,回到學校,幾乎天天都要一邊欣賞,一邊琢磨著構圖、刀法,木雕技藝因此突飛猛進。
一次,在學校舉行的作品大賽中,袁江的木雕作品獲了二等獎,一等獎被另一個班許燕的作品《春苗》奪得。
袁江特地去看了那件題為《春苗》的作品:一個少女雙膝跪地,手捧一棵春苗,深情地凝視著。《春苗》立意高深,表現含蓄,特別是運刀手法獨特,線條飄逸,如夢似幻,頗有韻味。袁江看了,打心底裡佩服。佩服之餘,袁江發現這個少女似曾相識,想了想,頓時興奮起來。這尊手捧春苗的少女,與陶元送給自己的讀書少女簡直是孿生姐妹,真是奇了,哪有這樣相似的木雕?莫非許燕是模仿自己那件少女雕刻的?可她怎麼知道讀書少女的?
於是,袁江迫不及待地想見見許燕。
週末,袁江來到女生宿舍門口,迎面碰上一位去開啟水的女生。袁江見這女生亭亭玉立,面容姣好,頓時渾身一震,覺得與這女生相識已久。是的,這位女生很像他天天觀賞的木雕少女。原來木雕少女的模特兒,就是這位女生!袁江脫口而出:“你是許燕?”
“我是啊。”許燕站住了,眼睛亮亮的。
袁江大笑:“認識你好久了,今天才真正見到了。”
許燕微微一笑,說:“那件木刻《春苗》,我是照著自己雕刻的,好多同學與你一樣,都說認識很久了。”
袁江幫許燕打好了開水,然後跟她來到寢室,欣賞了一會兒許燕的其他作品後,告訴許燕,他手裡有一件木雕少女,與《春苗》中的少女幾乎一模一樣。
許燕聽了,不相信地笑起來。袁江便邀請許燕去他宿舍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