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倒牛”

[ 現代故事 ]

民國年間,靈鷲山南麓有個屠宰場,場前的院壩上天天聚著一幫看熱鬧的人。他們看著待宰的牛被牽到院壩上,屠夫拿條圍裙把牛眼睛矇住,然後一手拽住牛鼻栓,一手高舉斧頭,照著牛的天靈蓋狠敲幾斧,那牛就轟然倒地了。接著是剝皮開膛,不多會兒,整頭牛就在屠夫手裡變成了一堆“零件”。

屠宰場老闆身材高大,一雙牯牛眼裡透出狡黠的光。他下手又準又狠,經常一斧頭就能把牛放倒,因此人送外號“一斧倒”。一斧倒好賭,這幫看熱鬧的人觸發了他的賭癮,他就當起了莊家,和這幫人賭起了“倒牛”。

咋個賭法呢?就是賭屠夫放倒那牛時斧頭敲打的次數。三斧之內把牛放倒,屠宰場一方贏走本數;如果兩斧就把牛放倒,賭籌就得翻上一番;只用一斧放倒,賭籌又得再翻上一番。反之,如果四斧才把牛放倒,賭客一方贏走本數,四斧以上每多敲一斧,屠宰場就多賠一倍賭籌,上不封頂,十分刺激。

幾年賭下來,一斧倒贏了不少錢,盤下了幾間店面,還置辦了上百畝地,可謂賺了個盆滿缽滿。一些賭徒輸急了眼,就變著法子想要翻盤,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隨著家資日益豐盈,一斧倒愈發得意,賭興也更濃了。他的老婆桂花不喜反憂,尤其是近來有了身孕,桂花時時在他耳邊叨咕:“殺生害命已是造孽,還要拿這來賭,要遭報應的……”

一斧倒被叨咕煩了,竟對桂花動起了手,還將她趕出了家門。

趕走桂花後,一斧倒偶爾會心生一絲愧疚,但很快,這愧疚就被贏錢的快意給衝沒了……

一天臨了,有個叫老和的村民拉了一頭黃牛來宰。一般人來宰牛,用根繩子就牽過來了,可老和這牛,卻是四隻腳綁上了木棍,架在板車上拉來的。人們都好奇地圍過來看:這牛瘦得皮包骨頭,四條腿在寒風中直打哆嗦,好像風稍微刮大一些,就能把它立刻颳倒似的。

有賭客搖頭說,這牛一腳就能給踹倒了,還用得著拿斧頭放?今天扳本是沒指望嘍!也許是擔心大家下注的熱情不夠,一斧倒瞄了眼那牛的肚子,笑道:“我看這牛瘦成這樣,肚子裡多半是有牛黃。”

有賭客起鬨道:“那就再押一門:有牛黃你贏,沒牛黃你賠!”

一斧倒感覺有些騎虎難下,可話已出口,不能失了面子,於是他對荷官說:“行,吸注吧!”

賭客們下注時,那牛的眼睛已用圍裙矇住了。一斧倒覺得,這樣的牛沒必要親自出手,便把斧頭遞給身邊的夥計,閃到一邊看起了熱鬧。他瞅著那牛一副躁動不安的樣子,忽然心生一種不祥的預感,於是喊道:“停!”

此時,夥計已經把手中的斧頭高舉過頭,聽到一斧倒的斷喝,茫然地回過頭來。一斧倒上前一手接過斧頭,一手把夥計推開,道:“還是我來吧。”

周圍響起了一片噓聲:一斧倒太精明瞭,殺雞竟然還用起了牛刀,看來啊,這注又是有去無回嘍……

一斧倒沒理會賭客的抱怨,他打量了那牛半天,才掄起圓斧頭,照著牛的天靈蓋猛砸了下去。

只見那牛被砸了個趔趄,一頭頂到一斧倒的膝蓋後,艱難地後退了兩步,居然又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人群裡爆發出一陣歡呼聲,有人幸災樂禍地叫道:“一斧倒今兒個陰溝裡翻船啦!”

一斧倒十分尷尬,說:“我大意了,勁沒使足。”他瞪著那牛,又恨恨地罵道,“老子送你痛痛快快上路,你還不領老子的情!”罵完後,又是一斧頭砸下去。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爺爺的珍寶
下一篇: 二手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