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桑子的三次眼淚

[ 現代故事 ]

夏桑子從大學護理專業畢業後,入職的第二個月就遇上了疫情。醫院緊急從各科抽調醫務人員奔赴疫區,夏桑子聽聞趕緊報名,院領導卻說不行,抽調人員必須經驗豐富,她才入職,沒有經驗。夏桑子聽後都急哭了。

夏桑子的眼淚引來了一個人,那就是她的爸爸,也是醫院呼吸科的權威。夏爸爸一見夏桑子,立刻激動地說:“你哭了?天啊……”

看著女兒的淚眼,夏爸爸的思緒立刻被牽回到十七年前。

十七年前,非典肆虐,夏爸爸主動報名前往疫區,一同報名的還有同為醫生的妻子。那時的夏桑子剛剛五歲,她不明白非典的危險性,當爸爸媽媽眼含熱淚抱起她,叮囑她一定要聽外婆的話時,她才似乎懂得了即將生離死別,她拉著爸爸媽媽的衣角,眼淚唰地流了下來,求他們不要離開自己。爸爸對她說道:“你是醫生的女兒,要堅強!等你懂得剋制自己的情緒,不輕易流淚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回來了!”

目送著爸爸媽媽離去的背影,夏桑子的眼淚神奇地收住了。說來也怪,那以後,她就再也沒有眼淚了,去醫院查過,專家診斷是心理問題。這件頗有些古怪的小毛病,成了夏家人一個不大不小的心結。現在夏桑子竟然流下了眼淚,這讓夏爸爸十分驚訝。

夏桑子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從小就有從醫志向,填報高考志願時,她毅然選擇了護理專業,剛來醫院報到就遇上新冠疫情,立即激起了她的鬥志。此刻,她顧不得對自己流下淚來的驚訝,依然不放棄爭取:“就算當不了主力,當助手還不行嗎?您不是總說,戰場上最鍛鍊人,我堅決要求到一線參戰。十七年前,我牽著你的衣角,央求您和媽媽留下來,你們又是怎麼做的?難道您忘記了嗎?”

就這樣,夏桑子用她的執著,成為抗疫人員裡最年輕的新兵。直到登上即將遠赴疫區的大巴車時,夏桑子才發現,爸爸就坐在車的最前面,原來他是這隻支援隊伍的組長,所有參戰人員也必須要得到夏爸爸的同意才能加入!此刻父女倆相視而笑,目光裡全是欣慰。

正值天寒地凍,等待核酸檢測的人員在寒風中排起了長隊。所有醫務人員迅速換上防護服就位,兩人一組分別登記和取樣。和夏桑子同一組的師姐工作經驗豐富,她脫下羽絨服,穿上防護服後動作又麻利又順手,而夏桑子則因身上厚厚的服裝顯得笨手笨腳。夏桑子發現,師姐的手凍得通紅,但她的注意力一直在工作上,似乎早忘記了寒冷。

中午,社群志願者為醫務人員送來了荷包蛋和薑糖水,很多人幾口就吃下了荷包蛋,面對禦寒的薑糖水卻只是象徵性地啜一小口,甚至只是潤一潤乾裂的嘴唇。夏桑子捨不得放下薑糖水,喝掉它身體才會更暖和呀!

夏爸爸卻從後面拍了拍她的肩,輕聲說:“不行的,喝了水起碼多跑兩趟衛生間,穿防護服難免礙手礙腳,還給自己增添感染風險。你看看那些配合核酸檢測的人員,很多都是從半夜就排隊,我們工作快一點,他們受累就少一點。”

夏桑子一下明白了,抗擊疫情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技術,還需要在生活細節上留意,不然她身邊的前輩們為什麼可以不吃不喝一口氣堅持工作七八個小時?這不僅僅是職業需要,更是一種信念堅守啊。

這次抗擊疫情,夏桑子為自己贏得了一次成長的機會。幾個月後,鄰縣疫情暴發,醫院動員大家自願報名前往支援,夏桑子沒有多想又報名了。

這次任務更重,要對轄區內所有人員突擊進行核酸取樣,每個人一天的工作量都要翻倍,從早上要一直持續到半夜。

突擊工作了三天,絕大多數核酸取樣已經完成,前來支援的醫療隊大部分撤回,只留下小部分人幫助社群查缺補漏,夏桑子也被留下來做掃尾工作。這事並不輕鬆,遺漏的人有些是因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有些則是不理解不配合而故意與工作人員藏貓貓。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風箏的承載
下一篇: 京磚鬥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