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的承載

[ 現代故事 ]

杭州西湖上有條白堤,白堤上有一群老頭,每逢春風和煦的日子,都會帶著自己製作的風箏前來放飛。各式風箏在西湖上空爭奇鬥豔,吸引了很多人駐足觀看。

龐吾良就是這群老頭中的一員。龐吾良的家就在西湖邊,他以前是一家企業的包裝設計師,有一定的書畫功底。他退休後在家練練書法,但總覺得提不起什麼勁來。

有一天,就好像芝麻掉進了針眼裡一樣,一隻斷線的風箏恰巧飛進了龐吾良家的視窗。這是一隻鳳凰風箏,做工精巧,色彩鮮豔,可是龐吾良卻覺得,這隻風箏還有幾處值得改進的地方,如果由他來做,能做得更好。於是龐吾良就對做風箏放風箏產生了興趣,並加入了白堤上那群放風箏老頭的行列。由於他製作風箏的技藝比別人更勝一籌,很快成了這些人中的核心人物。

這天,箏友胡老頭興沖沖地跑來找到龐吾良,說有個外地人要找他們的頭,協商一件重要的事情。胡老頭認為,如果要選個代表,那就非龐吾良莫屬了,於是跑來要龐吾良去會會那個外地人,看看究竟是什麼重要的事情。

這是一個四十多歲西裝革履的生意人,自稱是外地一家酒廠的副廠長,姓單。來找他們的目的,是因為他們廠的產品眼下正準備打進杭州,需要做廣告打出知名度。可是單副廠長覺得,登報拍廣告這些途徑都太陳舊,效果還不一定好,於是就別出心裁地來找這些放風箏的老頭,要他們做一些風箏,能代表他們廠的產品,最好能把廣告語也寫在風箏上,集中一起放飛。到時候風景如畫的西湖上空,飄滿了他們廠酒瓶、酒罈模樣的風箏,定能使人印象深刻,久久難忘。而作為報酬,單副廠長承諾給他們每人一萬元,此外還承包他們三年裡製作風箏的所有材料的費用。

這一群老頭中的多數人都是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都不高。製作一隻風箏雖然花不了多少錢,但如果做得多了,又要不斷地花樣翻新,那費用還是不小的。老頭們就是出於對風箏的興趣愛好,所以投入的錢都是從微薄的養老金中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

現在酒廠能夠包下三年的材料費,再給他們每人一萬元,怎能不振奮人心?可是龐吾良卻斷然地拒絕了。龐吾良的意思是,製作和放飛風箏只能是一種娛樂,一旦摻入商業元素,就違背了他們的初心。再說也不知道那家廠的酒到底是什麼品質,如果對健康有害,那他們不就成了助紂為虐的幫兇了嗎?

在這個時候,老頭們表現得很團結,雖然感覺有點可惜,但都毫不猶豫地支援龐吾良的決定。單副廠長最終沒能實現在西湖上空做廣告的壯舉。

一年以後,又是個春暖花開的日子。龐吾良和他的同伴們在白堤上正要放飛一批新做的風箏,就在這時,有個情況引起了龐吾良的注意。只見湖邊的綠楊蔭下,有個姑娘在傷心地哭泣。旁邊有一男一女兩個中年人在不停地和姑娘說著話,似乎是在安慰她。

西湖邊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一些悲歡離合的故事,龐吾良他們已經見慣了那些哭哭笑笑,早已習以為常,但今天的情形和以往卻有些不同。今天傷心流淚的那個姑娘是個黃面板黑眼睛的亞洲人,而在旁邊安慰她的一對中年男女卻是金髮碧眼的洋人,而且他們說的又都是龐吾良等人聽不懂的外國話。龐吾良預感到,這三個人一定是遇到了大難題,就關心地過去詢問,看能不能給他們提供什麼幫助。

可是一問才知道,那兩個洋人壓根就不會說中國話,那姑娘也只能說幾個簡單的漢語單詞,比畫了半天,才表達了一個意思,就是說她是個中國人。既然是自己的同胞,龐吾良就更覺得有幫助她的責任,但問題是雙方不能交流,怎麼幫?這時,胡老頭就跑去叫來了在白堤值勤的警察,警察竟然能說一口流利的外語,經過和那三個人短暫的交流後,很快就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