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大師楊涵賓與治印大家秦子鳴在小城口碑甚好,被業內人士譽為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楊涵賓雖說年齡和秦子鳴相差無幾,但他一直尊秦子鳴為老師。
起初,楊涵賓迫於生計,自農村搬來小城謀生,在一家文化用品公司當門衛,秦子鳴經常出入該公司,兩人一來二去便熟悉了。
秦子鳴才華出眾,待人也很和藹。當楊涵賓得知秦子鳴就是聞名遐邇的治印高手時,崇拜得五體投地,非要拜秦子鳴為師。
秦子鳴問:“拜我為師可以,但你有錢嗎?”
楊涵賓臉紅了:“秦老師,我沒錢。非得有錢才能拜老師嗎?”
秦子鳴搖搖頭:“非也!治印需用石料,一塊石料動輒成百上千,你能買得起嗎?再者,你現在最要緊的是生活。衣食有憂,心力交瘁,為生活學治印,恐怕會為其所累,終將一事無成。”
後來,秦子鳴去塞北,得朋友送一根雕,黃楊木質,造型為“白鶴亮翅”,以樹根原形而制,幾欲亂真。
楊涵賓造訪,見之,極其喜愛。
秦子鳴說:“既然愛不釋手,權且借花獻佛送你吧!”
楊涵賓哪裡肯受:“君子不奪人所愛!”
秦子鳴哈哈大笑:“君子不愛可奪之!”
不久,楊涵賓投桃報李,回贈秦子鳴一根雕。其造型獨特——孫悟空雙手捧一桃,笑容可掬。
秦子鳴問:“此物何來?”
楊涵賓面帶愧色:“乃學生親手製得!”
秦子鳴大悅:“出手不凡!日後必成大器!”
楊涵賓受寵若驚,備受鼓舞,遂辭職去鄉下,收了許多樹根,研究根雕藝術,孜孜以求。楊涵賓原本刻過窗花,還粗通音律,加之聰穎,入門很快。
後來,楊涵賓小有名氣,於小城開了一家根雕藝術館,收購樹根,出售根雕,生意不鹹不淡。
一日,秦子鳴來館裡,見有幾座根雕尚在製作當中,便隨意拿起刻刀,在根雕上刻了起來。片刻,唐詩宋詞顯於其上,或陰文,或陽文,刀法精妙,字字蒼勁,為根雕錦上添花。
楊涵賓雙手合十,感激涕零。
不出三日,被秦子鳴刻字的幾座根雕悉數被人高價買走。楊涵賓感恩,在酒館請秦子鳴小酌。秦子鳴酒量過人,楊涵賓酩酊大醉。
次日,楊涵賓酒醒,想起昨日並未結賬,復去酒館問詢,店主告之:“你的朋友已經結賬了。”
又一日,秦子鳴再來藝術館,仍要刻字。楊涵賓把住秦子鳴手中刻刀:“秦老師您就饒了學生吧!”
秦子鳴驚問:“何故?”
楊涵賓答:“您一題字,根雕價漲,非我手藝,乃老師名氣!如此,學生就有狐假虎威之嫌了!”
秦子鳴聽罷,半晌,才伸出大拇指:“嗯,真乃性情中人也!”
楊涵賓名氣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