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去鄉下休息,傍晚時分在路邊散步。正當我愜意地與朋友微信聊天時,一隻馬蜂毫無徵兆地衝向我的左手,沒等我反應過來,重重地蜇了我的手背,差一點兒讓我扔了手機。緊接著一團五六隻馬蜂向我快速襲來,黑黃相間的身體看得清清楚楚,我心裡明白,只要我逃跑,必定跑不過馬蜂,再捱上幾下蜇稀鬆平常,我假裝鎮定地側身緩步離開,那一團馬蜂才悻悻然離我遠去,似乎罵罵咧咧地丟下一句罵人的話。
我趕緊從褲兜裡掏出常隨身帶的佛靈油,這東西是越南產的,記憶中也管馬蜂蜇。我把這神油滴在馬蜂蜇處,眼瞅著被蜇處紅腫了起來,我馬上在傷口上吮吸了一下,藥味蜇嘴,又辣又苦,然後吐掉,再上藥幾許,忙不迭回屋叫老婆開車去醫院處理。
路上我先上網查了“被馬蜂蜇了怎麼辦”,完全是個笑話大全,告訴我的方法都屬於相聲創作。第一個方法是,用小刀切開傷口排毒。慢說我有沒有勇氣切開手背,就算有,此時此刻我上哪兒去找合適的刀,難道使用菜刀?第二個方法是打120急救,我不知打120是否會被急救中心視為搗亂,再說等120跑到這郊外,手恐怕已經腫成饅頭了。第三個方法是如果馬蜂還在追,就馬上跳進河裡,沉入水中雲雲……我又在頁面上翻了翻,居然連馬蜂蜂毒屬於酸性還是鹼性都莫衷一是,我此時才發現臨時抱佛腳沒有啥用,好在醫院馬上到了。
這是小區的社群醫院,門面相貌說得過去,但室內昏燈闇火的,一位護士坐在接待臺前無所事事,我進門就說被馬蜂蜇了,找誰?護士倒也回答乾脆:“我們處理不了,您趕緊去正經醫院。”言外之意這裡不正經。
我二話沒說,出門就找“正經醫院”去了。幾經打聽,不算太遠,一家某著名醫科大學某某著名醫院赫然在目。一進大廳,三五醫務人員看我步伐急促,忙問看什麼,我說被馬蜂蜇了,並把傷手給他們看,誰知他們竟一臉難色,馬上催促我再度轉院,說,這個他們醫院看不了。
這實在出乎我意料,這是郊縣,夏秋之際被馬蜂蜇一下子應該常見,“六月蜜蜂七月蛇,八月馬蜂惹不得”。
這麼大的醫院對馬蜂蜇居然束手無策,這可能會耽誤生命。我無暇與這家大醫院掰扯,立馬上車又去了老牌的區醫院。
進了區醫院,顯然不一樣,有一位導醫引導我掛號交費看醫,急診外科也真能扛事,有一位壯年漢子,滿頭鮮血,上衣大部分被染紅了,口中不停地大喊:“離婚!離婚!”滿走廊的人都側目而視,一個女子不停地撫慰他。我心中想,離婚應去民政局啊,這醫院只管包紮。
輪到我了,先量了血壓,從來沒有那麼高,醫生說是應激反應,無礙;本來蜂蜇處不怎麼疼了,那個男醫生連問都不問,用力按住蜂蜇處周圍,疼得我差點兒也喊“離婚”,他淡定地看了看我說:“沒有刺,沒事。”並告知我兩點:“一、如果回家後身上其他地方出現腫塊,馬上返回醫院;二、如果喉嚨不適,也馬上返回醫院。”我點點頭,想起前些日子看見的馬蜂蜇死人的新聞,心中不寒而慄,然後取藥回家,結果沒抹沒吃。
人生總是福禍相依,只是不知哪個先來而已。好好的週末,讓一個小馬蜂調戲了一下,打亂了節奏,領略了現代城市的人間百態。